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九日读书山用陶诗露凄暄风息气清天旷明为韵赋十诗 其三

金朝元好问

宇宙有此山,阅世过鸟疾。何人不此游,名姓宁复识。

兹辰世所重,前代多盛集。柴桑有故事,□谢留俊笔。

并数孟与桓,此外谁记忆。人生百年内,踏地皆陈迹。

独惟我辈人,兴怀念今昔。山林与泉壤,自古长太息。

元好问

元好问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918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宣城赵太守悦

唐代李白

赵得宝符盛,山河功业存。
三千堂上客,出入拥平原。
六国扬清风,英声何喧喧?
大贤茂远业,虎竹光南藩。
错落千丈松,虬龙盘古根。
枝下无俗草,所植唯兰荪。
忆在南阳时,始承国士恩。
公为柱下史,脱绣归田园。
伊昔簪白笔,幽都逐游魂。
持斧冠三军,霜清天北门。
差池宰两邑,鹗立重飞翻。
焚香入兰台,起草多芳言。
夔龙一顾重,矫翼凌翔鹓。
赤县扬雷声,强项闻至尊。
惊飙颓秀木,迹屈道弥敦。
出牧历三郡,所居猛兽奔。
迁人同卫鹤,谬上懿公轩。
自笑东郭履,侧惭狐白温。
闲吟步竹石,精义忘朝昏。
憔悴成丑士,风云何足论?
猕猴骑土牛,羸马夹双辕。
愿借羲皇景,为人照覆盆。
溟海不振荡,何由纵鹏鲲。
所期玄津白,倜傥假腾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柬黄于雍

明代佘翔

日夕下帷不厌贫,诸生似尔气嶙峋。春城几度逢倾盖,艺苑何人悟斲轮。

豹隐深林文欲变,龙蟠大海性难驯。东篱浊酒花饶笑,迟尔停桡访隐沦。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竹石图

明代释宗泐

竹石吾所爱,眼中无此清。如在异乡客,忽逢亲弟兄。

奇质含古润,虚心抱幽贞。浑忘是图画,疑有风云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莲坡以文彭摹印一方见赠作歌谢之

清代汪沆

致身自笑无文章,累累之印输提将。执箠又未笞戎羌,何能斗大腰悬黄。

诵周说孔称陶唐,字学聊尔穷偏傍。蝌斗篆籀堕渺茫,摹印独存漆室光。

神奇工巧谁擅场,阳冰倡论语实臧。姜夔吾衍互颉顽,有明制作虱缀裳。

停云馆主师子王,南都掌教声价翔。诸生讲究大雅堂,余事独爱翻三仓。

下笔切玉如截肪,何主臣外尽敛铓。历年至今三百强,片石不啻千明珰。

故人持赠出缥囊,瘦蛟蟠屈纷低昂。陋彼剑拔同弩张,佩刀只合归王祥。

奇石应付米老藏,我手十指直且僵。眯书懵画惭面墙。

投闲置散为石伤,欲留不可意徬徨。半生瓠落须眉苍,诗书滋味久益长。

感君勖我意独良,石交之谊何时忘。呜呼!石交之谊何时忘。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己亥江行 其一

清代程正揆

百战蕲黄地,扁舟江汉平。老人谈旧事,故鬼哭新城。

波转渔灯曲,天垂鹤影横。年年沙草碧,又听杜鹃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放船

清代陈遹声

鹅鸭声中打桨行,放船天气趁新晴。风吹水面鳞鳞皱,波到桥心贴贴平。

绿树炊烟千缕直,青山夹岸一帆轻。渔村镫火穿篱出,舵底吟诗待月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湘中感怀

唐代齐己

渔翁那会我,傲兀苇边行。乱世难逸迹,乘流拟濯缨。
江花红细碎,沙鸟白分明。向夕题诗处,春风斑竹声。
元好问

元好问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