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同文度冀成秋夜有怀从善仲举 其二

明代杨士奇

江边寂寞颜回宅,城里迢遥张仲居。想见近年尘事绝,人来不寄一行书。

杨士奇

杨士奇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2063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周宪之用余送赵子雍诗韵作属德祖及余同作二首 其二

宋代程俱

大云吴中士,妙学兼般舟。笔下走三峡,胸中包九流。

考古自坟典,探玄极方州。别来十五年,邂逅一笑休。

作书不求闻,取重惟桓侯。尚北宫独冷,尘埃忘蹠丘。

尔者稍荐贤,蒲轮遂西游。会当君相间,作诗继何尤。

遥知市门子,人不堪其忧。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运判再以前韵见寄

宋代韩维

突兀朱堂冠北城,云峰满目互阴晴。
凭栏不负思山意,对酒何烦考鼓声。
清话从容双尘秃,雕章温丽百金轻。
归轩未必能相迟,梦绕西湖春水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怀归四首 其三

宋代释居简

可能无地著蒲团,自把行藏一破颜。试问飞来华表柱,何如生入玉门关。

角才扣罢寻烟棹,驴倒骑归看华山。处士故庐霜月古,欲将全璧伴东还。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伤思吟

明代朱诚泳

碧云天末寒风起,吹乱宾鸿不成字。远道音书那得闻,伤心滴尽相思泪。

泪痕界破腮上红,一点灵犀不可通。惊破绿窗蝴蝶梦,月明砧杵闻丁东。

玉关此去三千里,离恨又从今日始。自怜不及江上莲,两两红衣并头死。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初春漫兴

明代伍瑞隆

久雨山色瘁,山行多厌人。今朝偶开霁,殊觉青春新。

我行过林薄,小酌寻幽邻。饮我白玉卮,坐我青松根。

浮云西北驰,飘飘风动琴。清冷万籁阔,翠彩高嶙峋。

我欲御风去,高举淩嚣尘。徘徊望天末,万里春氤氲。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杂梦三绝句 其三

明代王世贞

梦读老亲书,醒来无一字。稍觉孤枕寒,惟残两行泪。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靖康丙午冬道江南宿龟峰寺建炎庚戌秋北归再过行遽不果到长老智光见访成三绝句以遗之 其二

宋代李纲

去国翻成汗漫游,迢迢云海六鳌愁。归来又踏江南土,都在当年拄杖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劝学

宋代陈普

七闽四海东南曲,自有天地惟篁竹。
无诸曾拥汉入秦,归来依旧蛮夷俗。
未央长乐不诗书,何怪天涯构板屋。
人民稀少禽兽多,云盘雾结成烜燠。
楼船横海未入境,淮南早为愁蛇蝮。
自从居股徙江淮,鸟飞千里惟溪谷。
经历两世至孙氏,始闻种杏匝庐麓。
依然未识孔圣书,徒能使虎为收谷。
异端神怪非正学,但可出野惊麋鹿。
三分南北又几年,匹士单夫无或录。
开元天宝唐欲中,阑干始见盘中蓿。
日南韶石出名公,新罗二士非碌碌。
七闽转海即洙泗,仅有令孜与思勗。
令人不忍读唐书,不胜林壑溪山辱。
天心地气信有时,二三百年渐堪目。
述古大年创发迹,义理文章相接续。
蔡襄风任獬廌司,陈烈气压龙虎伏。
介夫当仁意不让,了翁守义穷弥笃。
天开道统游杨胡,一气北来若兰馥。
了翁责沈先识程,子容闻风亦知肃。
剑龙化作李延平,道理益明仁益熟。
遂生考亭子朱子,撑拓三才开{左亻右上亡下一}育。
植立纲常鳌戴地,开发蒙昧龙衔烛。
三胡三蔡与五刘,新安建安知一族。
直卿幸作东床客,照耀乾坤两冰玉。
四书才老多有见,楚辞全甫尤能读。
正叔安卿亲闻道,稍后景元亦私淑。
礼书身后得直卿,遗经未了留杨复。
奎宿分野忽在兹,神光秀气相追随。
灯窗眉宇辙不同,金玉满堂珠万斛。
遂令四书满天下,西被东渐出九服。
方将相与作齐鲁,迩微觉忘南梳沐。
贤良文学偶未设,墙角短檠充何速。
相看一一皆凤麟,相薰渐渐随鸡鹜。
古今最重是习气,圣贤为此多颦蹙。
一落千丈不可回,坚冰都在坤初六。
诗书自古不误人,明经不但为干禄。
聪明才智万景春,家国子孙千百福。
杨士奇

杨士奇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