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夏先生竹

明代徐庸

沧洲西去玉峰高,明远楼中写凤毛。一片清风林下起,海天何处看秋毫。

徐庸

徐庸,字用理,吴郡人。采辑永乐至正统四代之诗,为《湖海耆英集》一十二卷、《南州诗集》五卷(小辋川乌丝栏钞本)、《高太史大全集十八卷》等。► 514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好事近(同日即事)

宋代程大昌

岁岁做生朝,只是儿孙捧酒。今岁丝纶茶药,有使人双授。
圣君作事与天通,道有便真有。老去不能宣力,只民编分寿。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宋代释智远

从来打鼓弄琵琶,须是相逢两会家。
佩玉鸣鸾歌舞罢,门前依旧夕阳斜。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不寐

明代徐熥

展转怀乡国,愁心夜更繁。猿声烟外峡,渔火水边村。

屡醒无完梦,频啼有乱痕。廿年婴世网,销尽几多魂。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咏清虚殿水帘

明代皇甫汸

巧落银河上,轻垂玉槛前。莹将珠比缀,湛与露争悬。

晴作巫阳雨,寒分太液泉。讵殊衔凤日,恍似濯龙年。

影怯防钩卷,声长杂漏传。夜来承睿盼,沾洒湿星筵。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朱泽民荆南旧业图

明代高启

睢阳醉磨一斗墨,梦落荆南写秋色。
大阴垂雨尚淋漓,哀壑回风更萧瑟。
枫林思入烟雾清,湖水愁翻浪波白。
溪上初逢野老航,山中远见先生宅。
秫田半顷连圩区,茅屋三间倚萝薜。
僧来看竹乘小舆,客去寻岑借高屐。
任公台下石可坐,周侯庙前路曾识。
虎迹时留暮台紫,蛟气或化秋云黑。
城郭当年别已久,风尘此日归不得。
落日书斋半壁明,图画卧对空相忆。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宿金石山

明代吴与弼

间宿仙家陟翠微,石坛旷望本无期。轻烟杂树新晴后,近水遥山薄暮时。

兴逐高歌春脉脉,心悬往事意迟迟。素怀欲共何人写,独咏东风月满衣。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瑞鹤仙(栽梅)

宋代吕胜己

南州春又到。向腊尽冬残,冰姑先报。芳心爱春早。露生香馥馥,靓妆皎皎。诗人最巧。道竹外、斜枝更好。旋移根引水,浇培松竹,凑成三妙。
回首。当年客里,荆棘途中,幸陪欢笑。闲愁似扫。记风雪、关山道。待飘花结子,和羹煮酒,还我山居送老。那青红、浪蕊浮花,尽锄去了。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病起山居日有幽事戏作二首 其二

宋代陆游

鹤骨龟肠欲不禁,扶衰初喜罢呻吟。盆山冰释书窗暖,药灶香浓道院深。

笔健乍临新获帖,手生重理旧传琴。闭门局促还堪恨,云海何时豁此心。

徐庸

徐庸,字用理,吴郡人。采辑永乐至正统四代之诗,为《湖海耆英集》一十二卷、《南州诗集》五卷(小辋川乌丝栏钞本)、《高太史大全集十八卷》等。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