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幼孜(1368-1432),名善,以字行,号退庵。新淦县(今新干县)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成祖即位任翰林检讨。与吉水学士解缙同值文渊阁,升侍讲,为太子讲学。幼孜讲授《春秋》,进呈《春秋要旨》三卷。永乐五年(1407),迁右谕德兼侍讲,永乐十二年(1414)与胡广、杨荣等纂《五经四书性理大全》,迁翰林学士。洪熙元年(1425)进礼部尚书兼大学士,依旧担任翰林学士。明宣宗时,修两朝实录。宣德六年十二月十六日(1432年1月19日)卒,年六十四,赠少保,谥文靖。著有《北征录》及《后北征录》,后人集其遗文辑成《金文靖集》。
► 747篇诗文
凿天出古空,意匠穷刻露。赎取长吉魂,幻作鬼工赋。
霜岩透斑锷,石骨竦清怒。历劫至于合,彫镂不曾住。
无石不巧心,转眄殊态度。一种老健中,自发嫣媚趣。
阴巘夹琉璃,飞仄窘仙步。一死直青山,梯足于悬树。
霜飙连夜飞,客子待晓发。仆夫起秣马,乌叫女墙月。
荡荡卢龙阙,茫茫右北平。古来雄俊人,几辈腾英声。
书生何足为,往来甘饥疲。饥疲不自惜,足以昌吾诗。
来见菊始黄,去食蟹垂尽。日月暗移人,奄忽若旋轸。
予鬓无多发,变素已三年。子眸炯若星,先日明曙天。
家近海西南,游穷海东北。海水自通波,日夕荡胸臆。
有时忽清发,出声来天风。鲲鹏两么䯢,视之若斯螽。
所惜竹林子,归向故山卧。不然竞出奇,迭唱与子和。
子去余何嗟,相期在桃花。何缘写此诗,寄向天之涯。
青山恨万叠。蹙损双弯眉上叶。愁似蚕丝寸结。更怕听乱蛩,空阶啼月。
香消臂雪。剩绀纱和泪留箧。伤心处,挑灯不语,忍把旧情说。
凄绝。凤箫声咽。叹地下芳魂易灭。相思无限怅别。
尽抛却湘奁,玉环瑶玦。素娥明镜缺。早唱到霓裳断阕。
从今便,梦中相见,瘦影化秋蝶。
金幼孜(1368-1432),名善,以字行,号退庵。新淦县(今新干县)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成祖即位任翰林检讨。与吉水学士解缙同值文渊阁,升侍讲,为太子讲学。幼孜讲授《春秋》,进呈《春秋要旨》三卷。永乐五年(1407),迁右谕德兼侍讲,永乐十二年(1414)与胡广、杨荣等纂《五经四书性理大全》,迁翰林学士。洪熙元年(1425)进礼部尚书兼大学士,依旧担任翰林学士。明宣宗时,修两朝实录。宣德六年十二月十六日(1432年1月19日)卒,年六十四,赠少保,谥文靖。著有《北征录》及《后北征录》,后人集其遗文辑成《金文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