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幼孜(1368-1432),名善,以字行,号退庵。新淦县(今新干县)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成祖即位任翰林检讨。与吉水学士解缙同值文渊阁,升侍讲,为太子讲学。幼孜讲授《春秋》,进呈《春秋要旨》三卷。永乐五年(1407),迁右谕德兼侍讲,永乐十二年(1414)与胡广、杨荣等纂《五经四书性理大全》,迁翰林学士。洪熙元年(1425)进礼部尚书兼大学士,依旧担任翰林学士。明宣宗时,修两朝实录。宣德六年十二月十六日(1432年1月19日)卒,年六十四,赠少保,谥文靖。著有《北征录》及《后北征录》,后人集其遗文辑成《金文靖集》。
► 747篇诗文
万物归根后,端来兆物华。仙姿凝鹤氅,云路拥羊车。
但喜天时正,宁知帝力加。有田皆玉粒,无树不琼花。
浪说朱蹄马,空馀白首鸦。酒边深荐爽,阱处巧藏窊。
径断回樵斧,波浑倚钓槎。高门委金帛,阴壑蜕龙蛇。
功茂丰年谷,名喧好事茶。丛轻颓瓦竹,摇迥动签牙。
蝶冷残初梦,蜂寒閟两衙。殷勤非俗韵,潇洒是生涯。
火变人窥异,军潜夜肃哗。暗香迷绽蕊,新筑路平沙。
寸食方从寄,扁舟未可拿。只应清兴在,犹似子猷家。
金幼孜(1368-1432),名善,以字行,号退庵。新淦县(今新干县)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成祖即位任翰林检讨。与吉水学士解缙同值文渊阁,升侍讲,为太子讲学。幼孜讲授《春秋》,进呈《春秋要旨》三卷。永乐五年(1407),迁右谕德兼侍讲,永乐十二年(1414)与胡广、杨荣等纂《五经四书性理大全》,迁翰林学士。洪熙元年(1425)进礼部尚书兼大学士,依旧担任翰林学士。明宣宗时,修两朝实录。宣德六年十二月十六日(1432年1月19日)卒,年六十四,赠少保,谥文靖。著有《北征录》及《后北征录》,后人集其遗文辑成《金文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