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惺(1574~1624) 明代文学家。字伯敬,号退谷,湖广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曾任工部主事,万历四十四年(1616)与林古度登泰山。后官至福建提学佥事。不久辞官归乡,闭户读书,晚年入寺院。其为人严冷,不喜接俗客,由此得谢人事,研读史书。他与同里谭元春共选《唐诗归》和《古诗归》(见《诗归》),名扬一时,形成“竟陵派”,世称“钟谭”。
► 35篇诗文神区何处有此山,盘回耸峙如髻鬟。安期曾于此鍊液,琼柯郁秀非尘寰。
白云拥户不须掩,紫雾临窗未许关。朱楼缥缈足舒眺,虚亭幽绝时跻攀。
珠帘轻揭青鸾舞,画舸徐牵白鹤还。溪回时有飞琼度,桥迥常凭弄玉扳。
绛桃乱落无人扫,瑶草丛生若个删。山中胜概何可数,流泉㶁㶁空潺湲。
谁能摹写长图好,伯驹笔妙趣自閒。固知作者有深思,展卷情驰未拟还。
先生寤寐何时已,晴窗对阅娱心颜。陶贞白,在何处,胡不同来此中住。
仙家自昔忘岁年,长啸拂衣自来去。
钟惺(1574~1624) 明代文学家。字伯敬,号退谷,湖广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曾任工部主事,万历四十四年(1616)与林古度登泰山。后官至福建提学佥事。不久辞官归乡,闭户读书,晚年入寺院。其为人严冷,不喜接俗客,由此得谢人事,研读史书。他与同里谭元春共选《唐诗归》和《古诗归》(见《诗归》),名扬一时,形成“竟陵派”,世称“钟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