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4—1520)明人,自称关中(今陕西)人,字太初,自号太白山人。风仪秀朗,踪迹奇诘,乌巾白帢,铁笛鹤瓢,遍游名胜,足迹半天下。善为诗,正德间僦居长兴吴珫家,与刘麟、陆昆、龙霓、吴珫结社倡和,称苕溪五隐。有《太白山人稿》。► 529篇诗文
人谓沧洲不可即,我寻沧洲来咫尺。黄堂太守住沧洲,指示丹青得真迹。
持将半幅入京师,一片寒云堕瑶席。春风吹花花欲然,夜雨涨溪溪更碧。
扣船渡口问渔郎,沽酒山中醉木客。万卷书藏邺侯家,一区地儗杨子宅。
紫芝赤箭满地生,甘泉香雾和云滴。沙堤日暮踏残红,石室月明坐虚白。
回观宦海何渺漫,每念苍生思救恤。陆浑迢递辋川荒,眷此沧洲竟成癖。
早年曾作长安客,游遍东城与南陌。老来却秉岁寒心,情与竹君相莫逆。
平生遇竹成久留,不异当年王子猷。词人为作竹根传,饱食渭川千亩秋。
迩来归卧吴山久,白发萧萧心不朽。兴酣按节竹间歌,却笑吴兴馋太守。
(1484—1520)明人,自称关中(今陕西)人,字太初,自号太白山人。风仪秀朗,踪迹奇诘,乌巾白帢,铁笛鹤瓢,遍游名胜,足迹半天下。善为诗,正德间僦居长兴吴珫家,与刘麟、陆昆、龙霓、吴珫结社倡和,称苕溪五隐。有《太白山人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