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相见

明代孙一元

相见不作语,天风吹长须。探取虎盘囊,留赠昆崙图。

孙一元

(1484—1520)明人,自称关中(今陕西)人,字太初,自号太白山人。风仪秀朗,踪迹奇诘,乌巾白帢,铁笛鹤瓢,遍游名胜,足迹半天下。善为诗,正德间僦居长兴吴珫家,与刘麟、陆昆、龙霓、吴珫结社倡和,称苕溪五隐。有《太白山人稿》。► 529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答李翊书

唐代韩愈

  六月二十六日,愈白。李生足下:生之书辞甚高,而其问何下而恭也。能如是,谁不欲告生以其道?道德之归也有日矣,况其外之文乎?抑愈所谓望孔子之门墙而不入于其宫者,焉足以知是且非邪?虽然,不可不为生言之。

  生所谓“立言”者,是也;生所为者与所期者,甚似而几矣。抑不知生之志:蕲胜于人而取于人邪?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邪?蕲胜于人而取于人,则固胜于人而可取于人矣!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则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

  抑又有难者。愈之所为,不自知其至犹未也;虽然,学之二十余年矣。始者,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非圣人之志不敢存。处若忘,行若遗,俨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惟陈言之务去,戛戛乎其难哉!其观于人,不知其非笑之为非笑也。如是者亦有年,犹不改。然后识古书之正伪,与虽正而不至焉者,昭昭然白黑分矣,而务去之,乃徐有得也。

  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汩汩然来矣。其观于人也,笑之则以为喜,誉之则以为忧,以其犹有人之说者存也。如是者亦有年,然后浩乎其沛然矣。吾又惧其杂也,迎而距之,平心而察之,其皆醇也,然后肆焉。虽然,不可以不养也,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无迷其途,无绝其源,终吾身而已矣。

  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虽如是,其敢自谓几于成乎?虽几于成,其用于人也奚取焉?虽然,待用于人者,其肖于器邪?用与舍属诸人。君子则不然。处心有道,行己有方,用则施诸人,舍则传诸其徒,垂诸文而为后世法。如是者,其亦足乐乎?其无足乐也?

  有志乎古者希矣,志乎古必遗乎今。吾诚乐而悲之。亟称其人,所以劝之,非敢褒其可褒而贬其可贬也。问于愈者多矣,念生之言不志乎利,聊相为言之。愈白。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煦日微昭青春奋遽见乎前山

明代郭之奇

青山谁点注,颇忆化工劳。夜雨终宵浥,朝风竟日搔。

飞烟千岫折,洒液万峰韬。能使光华远,良由气格高。

星岩舒异彩,月洞洗清毫。阴黝初回湎,阳和始散醪。

鬅鬙遥髻合,娭眇细眉绸。贮雾依微翠,驱云向葛轇。

芳林滋润甲,碧草动霜毛。平楚方摇色,冥凌几浃膏。

闻香思在谷,被径想渐皋。自得幽怀许,翻惊世眼遭。

相看如有素,玄对每难褒。目极伤心处,羁人正读骚。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夏日林居 其一

明代王廷相

林卧真吾惬,芳菲况夏园。种桃临甃碧,架蓏缀门繁。

野雀驱虫下,山蜂抱叶翻。相关幽事足,谁复梦乘轩。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谢绎梅光禄使晋藩哀册

明代游朴

仙使新衔帝命哀,霓旌西指晓氛开。云中节并双星入,天上槎应几日回。

三晋河山惊洒翰,百年萍梗惜离杯。长安不忘同怀客,早晚飞鸿系字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南乡子 咏春兰

清代陈维崧

三月玉街寒,锦雨丝丝不肯乾。飘得卖花声到了,春兰。

一种清芬胜麝檀。

对此忆家山,手折红苕不忍看。还记那年寒食夜,幽欢。

人在花香鬓影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钓台

宋代徐照

当时廊庙去,此地也成空。
草木多年换,儿孙近代穷。
无言伤末俗,久立慕高风。
梅福神仟者,新知是妇翁。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九月初五日

元代方回

暮雨萧萧鼓角风,草枯木落雁横空。每逢九日不胜感,垂近七旬无奈穷。

螃蟹今年犹未有,茅柴我辈亦堪中。篱边瘦菊青如粟,已胜芙蓉万朵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远别离

元代胡奎

远别离,天有参商之二星。东西相隔数万里,中有一带天河横。

天河水流直到海,织女牵牛两相待。早知离别如参商,不用灵鹊为河梁。

宁为参商不相识,庶免郁郁愁中肠。河可填,海可塞,别离之恨无终极。

孙一元

(1484—1520)明人,自称关中(今陕西)人,字太初,自号太白山人。风仪秀朗,踪迹奇诘,乌巾白帢,铁笛鹤瓢,遍游名胜,足迹半天下。善为诗,正德间僦居长兴吴珫家,与刘麟、陆昆、龙霓、吴珫结社倡和,称苕溪五隐。有《太白山人稿》。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