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贺新郎 登燕子矶阁望大江作

明代宋琬

绝壁衔飞阁。倚寒空、嶒嵘窈窕,是谁雕琢。六代兴亡如逝水,烟冷千寻铁索。

梦不到、乌衣帘箔。结绮临春歌舞散,大江流、尚绕青山郭。

悲自语,檐边铎。

滔滔东下风涛作。俯层阑、鼋鼍出没,雪山喷薄。况是清秋明月夜,何处船楼吹角。

早惊起、南飞乌鹊。估客船从巴蜀下,看帆樯、半向青天落。

吾欲醉,骑黄鹤。

宋琬

宋琬

  宋琬(1614~1674)清初著名诗人,清八大诗家之一。字玉叔,号荔裳,汉族,莱阳(今属山东)人。顺治四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永平兵仆道、宁绍台道。族子因宿憾,诬其与闻逆谋,下狱三年。久之得白,流寓吴、越间,寻起四川按察使。琬诗入杜、韩之室,与施闰章齐名,有南施北宋之目,又与严沆、施闰章、丁澎等合称为燕台七子,著有《安雅堂集》及《二乡亭词》。► 258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思旧赋

魏晋向秀

余与嵇康、吕安居止接近,其人并有不羁之才。然嵇志远而疏,吕心旷而放,其后各以事见法。嵇博综技艺,于丝竹特妙。临当就命,顾视日影,索琴而弹之。余逝将西迈,经其旧庐。于时日薄虞渊,寒冰凄然。邻人有吹笛者,发音寥亮。追思曩昔游宴之好,感音而叹,故作赋云:

将命适于远京兮,遂旋反而北徂。
济黄河以泛舟兮,经山阳之旧居。
瞻旷野之萧条兮,息余驾乎城隅。
践二子之遗迹兮,历穷巷之空庐。
叹黍离之愍周兮,悲麦秀于殷墟。
惟古昔以怀今兮,心徘徊以踌躇。
栋宇存而弗毁兮,形神逝其焉如。
昔李斯之受罪兮,叹黄犬而长吟。
悼嵇生之永辞兮,顾日影而弹琴。
托运遇于领会兮,寄余命于寸阴。
听鸣笛之慷慨兮,妙声绝而复寻。
停驾言其将迈兮,遂援翰而写心。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韵广文贺太守祈雨感应

宋代许及之

天上为霖正玉衡,农家占雨验书檠。黄堂恳恻烦精祷,绿野欢呼得遍耕。

束晰未游犹要雨,苏端好过莫教晴。广文饭足浑閒事,吉语时闻更动情。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南山进士赴邵武录事

明代蓝智

兵革久未息,乾坤正艰危。幽人多在野,志士思济时。

羡子英妙年,献策白玉墀。仲舒天人学,贾生哀痛词。

纵横三千字,感激万乘知。授官八品内,局促山县卑。

英英麻姑云,日夕恒见之。上堂具甘旨,下堂咏书诗。

南伯荐贤能,引用无嫌疑。樵川江闽会,录事烦剧司。

藉尔才识良,纲纪慎操持。君实国右族,已具廊庙姿。

况是科第出,岂徒刀笔为。晨兴理舟楫,江水清涟漪。

天高霜露肃,日出寒山迟。岂无一樽酒,饯尔远别离。

黾勉古人训,树立当自兹。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舟中杂感二首 其二

明代徐倬

雀啄黄花满眼蒿,雁连云影下空濠。投人自贱隋明月,无褐空思秦复陶。

碣石寒砧催玉露,广陵秋树接银涛。应知雨雪前途盛,岁暮谁怜左伯桃?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郊行陪祀十首 其六

明代夏良胜

不问燕山桂,那知玉井泉。稚儿方缊草,老妇未衣绵。

夜梦追三窟,朝餐费万钱。提兵须几镇,何独向西川。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长沙有怀古迹五首 其三

明代符锡

海徼皆吾土,浮生任所之。若为湘水夕,不置逐臣思。

落落安刘策,英英吊屈辞。雄才掩千古,慷慨有馀悲。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孙耘老惠龙尾砚漆烟墨报以二诗 其二

宋代周紫芝

诗翁无复思如泉,墨客能回漆作烟。何意峥嵘四君子,肯来相伴一灯前。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解佩令

宋代晏几道

玉阶秋感,年华暗去。掩深宫、团扇无绪。记得当时,自翦下、机中轻素。点丹青、画成秦女。
凉襟犹在,朱弦未改,忍霜纨、飘零何处。自古悲凉,是情事、轻如云雨。倚么弦、恨长难诉。
宋琬

宋琬

  宋琬(1614~1674)清初著名诗人,清八大诗家之一。字玉叔,号荔裳,汉族,莱阳(今属山东)人。顺治四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永平兵仆道、宁绍台道。族子因宿憾,诬其与闻逆谋,下狱三年。久之得白,流寓吴、越间,寻起四川按察使。琬诗入杜、韩之室,与施闰章齐名,有南施北宋之目,又与严沆、施闰章、丁澎等合称为燕台七子,著有《安雅堂集》及《二乡亭词》。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