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韵月明德经历游茅山

明代陈镒

三峰翠色倚高冥,万壑松声撼百霆。列宿拱垣低月殿,彩云扶毂近芝亭。

紫坛露冷晨幢湿,金阙风微午篆馨。遥想群仙飞佩处,碧霞缥缈玉珑玲。

陈镒

陈镒

陈镒(?—1456年),字有戒,江苏吴县人,永乐年间考中进士,步入仕途,先后任湖广、山东、浙江等地的副使,明英宗时期镇守陕西,用自己的方式解决了陕西的饥荒问题,后看到河南等地流民啸聚,建议派人前往抚恤,英宗同意后,但官员却没有施行,导致后来河南等地的叛乱。陈镒共三次镇守陕西,前后十余年,陕人很爱戴他,敬若父母。每次陈镒回朝廷,老百姓总是挡道拥车而泣。他回来时,则欢迎的人群数百里不绝。他之得军民之心,前后镇守陕西的无人可及。景泰四年(1453年)因病致仕。景泰七年(1456年),陈镒去世,获赠太保,谥僖敏。► 460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阙下芙蓉

唐代包何

一人理国致升平,万物呈祥助圣明。天上河从阙下过,
江南花向殿前生。广云垂荫开难落,湛露为珠满不倾。
更对乐悬张宴处,歌工欲奏采莲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宿洞口馆

唐代钱起

野竹通溪冷,秋泉入户鸣。乱来人不到,芳草上阶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相和歌辞。江南曲八首

唐代刘希夷

暮宿南洲草,晨行北岸林。日悬沧海阔,水隔洞庭深。
烟景无留意,风波有异浔。岁游难极目,春戏易为心。
朝夕无荣遇,芳菲已满襟。
艳唱潮初落,江花露未晞。春洲惊翡翠,朱服弄芳菲。
画舫烟中浅,青阳日际微。锦帆冲浪湿,罗袖拂行衣。
含情罢所采,相叹惜流晖。
君为陇西客,妾遇江南春。朝游含灵果,夕采弄风蘋.
果气时不歇,蘋花日自新。以此江南物,持赠陇西人。
空盈万里怀,欲赠竟无因。
皓如楚江月,霭若吴岫云。波中自皎镜,山上亦氛氲。
明月留照妾,轻云持赠君。山川各离散,光气乃殊分。
天涯一为别,江北自相闻。
舣舟乘潮去,风帆振草凉。潮平见楚甸,天际望维扬。
洄溯经千里,烟波接两乡。云明江屿出,日照海流长。
此中逢岁晏,浦树落花芳。
暮春三月晴,维扬吴楚城。城临大江汜,回映洞浦清。
晴云曲金阁,珠楼碧烟里。月明芳树群鸟飞,
风过长林杂花起。可怜离别谁家子,于此一至情何已。
北堂红草盛丰茸,南湖碧水照芙蓉。朝游暮起金花尽,
渐觉罗裳珠露浓。自惜妍华三五岁,已叹关山千万重。
人情一去无还日,欲赠怀芳怨不逢。
忆昔江南年盛时,平生怨在长洲曲。冠盖星繁湘水上,
冲风摽落洞庭渌,落花舞袖红纷纷,朝霞高阁洗晴云。
谁言此处婵娟子,珠玉为心以奉君。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句 其五

宋代杨杰

山横大秀一峰高,水入平湖千里远。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柯宁波

明代钟芳

古今重良牧,乐只歌台莱。眷兹山水郡,合仗经纶才。

君惟青琐彦,謇谔众所推。先声布海曲,欢迎拥旌绥。

旱魃夫如何,缅彼东南隈。朱幡去浩渺,需君鼓风雷。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初冬行边

明代戚继光

木落空山冷,烟凝古渡迷。岁华堪送酒,世事只如棋。

险窦群猿狎,斜阳倦鸟知。边愁频入眼,沧海愧心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十一月四日始乘飞机 其二

清代郑孝胥

利人斯制器,而用以杀人。此非人性恶,得果由种因。

苟能正其本,万类自相亲。必无强凌弱,何取力假仁。

设险以守国,旧策难重陈。空中常来往,四海为比邻。

智者既创物,始知天牖民。王道信荡荡,请观行同伦。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李青归南叶

唐代李白

伯阳仙家子,容色如青春。日月秘灵洞,云霞辞世人。

化心养精魄,隐几窅天真。莫作千年别,归来城郭新。

陈镒

陈镒

陈镒(?—1456年),字有戒,江苏吴县人,永乐年间考中进士,步入仕途,先后任湖广、山东、浙江等地的副使,明英宗时期镇守陕西,用自己的方式解决了陕西的饥荒问题,后看到河南等地流民啸聚,建议派人前往抚恤,英宗同意后,但官员却没有施行,导致后来河南等地的叛乱。陈镒共三次镇守陕西,前后十余年,陕人很爱戴他,敬若父母。每次陈镒回朝廷,老百姓总是挡道拥车而泣。他回来时,则欢迎的人群数百里不绝。他之得军民之心,前后镇守陕西的无人可及。景泰四年(1453年)因病致仕。景泰七年(1456年),陈镒去世,获赠太保,谥僖敏。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