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宜晚楼

明代陈镒

楼小偏宜晚,凉飙在曲棂。月生沙觜白,烟着树头青。

一壑藏灵籁,群山入画屏。凭高无尽兴,醉目豁然醒。

陈镒

陈镒

陈镒(?—1456年),字有戒,江苏吴县人,永乐年间考中进士,步入仕途,先后任湖广、山东、浙江等地的副使,明英宗时期镇守陕西,用自己的方式解决了陕西的饥荒问题,后看到河南等地流民啸聚,建议派人前往抚恤,英宗同意后,但官员却没有施行,导致后来河南等地的叛乱。陈镒共三次镇守陕西,前后十余年,陕人很爱戴他,敬若父母。每次陈镒回朝廷,老百姓总是挡道拥车而泣。他回来时,则欢迎的人群数百里不绝。他之得军民之心,前后镇守陕西的无人可及。景泰四年(1453年)因病致仕。景泰七年(1456年),陈镒去世,获赠太保,谥僖敏。► 460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代别离·秋窗风雨夕

清代曹雪芹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
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
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
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
连宵霢霢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
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
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秋天 雨夜 伤悼 命运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耕织图二十四首奉懿旨撰 其十七 五月

元代赵孟頫

五月夏以半,谷莺先弄晨。老蚕成雪茧,吐丝乱纷纭。

伐苇作薄曲,束缚齐榛榛。黄者黄如金,白者白如银。

烂然满筐筥,爱此颜色新。欣欣举家喜,稍慰经时勤。

有客过相问,笑声闻四邻。论功何所归,再拜谢蚕神。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流溪曲 其五

明代陈子壮

羁縻亦是旧扶舆,割县多年妥服馀。解道行军陶布政,马场狮岭欲安如。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白下再归倦焉卧病郡公枉顾衡门率尔赋谢 其三

明代申佳允

剑影凌霄一啸歌,寒芒岂逐世消磨。名悬双阙朱轓重,赋制连城白雪多。

恒岳岧峣惊草木,海天浩渺壮烟波。醉馀击石婆娑舞,白眼风尘问若何。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夜起 其四

清代郑孝胥

举国欲何依,无主自致乱。老夫略识涂,诪张莫为幻。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自嘲白须三首基

宋代杨万里

涅髭只诳客,那可诳妻儿。
诳得妻儿著,还能诳面皮。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昌化县西广福寺前岭上有古松一株甚奇每过其

宋代汪莘

虎攫龙跧数百秋,滩声长绕半天流。
老僧不与人间事,独立门一点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梅谦叔丁山吃字

宋代郭祥正

腊月衣未绵,两股冻成疾。谁复为我扶,平步时时蹶。

文章那更论,精魄恐坠失。缘何御史君,相招傍寒日。

迤逦造林泉,尘坌为披拂。霓幡云外垂,石虎草间出。

深门窥泬漻,拱木递萧瑟。丹青与老碑,遗事知彷佛。

僣迹已榛芜,新游论胶漆。主人才何如,骥足千里逸。

梅君南昌后,襟韵犹凄溧。刘子亦可奇,彖象久精诘。

顾予最空疏,百辨今已吃。谤言来戈矛,自量几不密。

终甘首阳饿,岂效操瓢乞。

陈镒

陈镒

陈镒(?—1456年),字有戒,江苏吴县人,永乐年间考中进士,步入仕途,先后任湖广、山东、浙江等地的副使,明英宗时期镇守陕西,用自己的方式解决了陕西的饥荒问题,后看到河南等地流民啸聚,建议派人前往抚恤,英宗同意后,但官员却没有施行,导致后来河南等地的叛乱。陈镒共三次镇守陕西,前后十余年,陕人很爱戴他,敬若父母。每次陈镒回朝廷,老百姓总是挡道拥车而泣。他回来时,则欢迎的人群数百里不绝。他之得军民之心,前后镇守陕西的无人可及。景泰四年(1453年)因病致仕。景泰七年(1456年),陈镒去世,获赠太保,谥僖敏。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