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朱孝廉性甫

明代祝允明

百年贞白旧高楼,傲兀风埃六十秋。
楚聘寻常来北郭,鲁呼前后只东丘。
书抄满箧皆亲手,诗草随身半在舟。
前辈风流惟此老,天公多为后生留。
祝允明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710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李彦猷郭伯达二首 其二

南北朝王寂

豪气从来角出,雄文未易肩俦。学骥翻输牛后,点蝇误失龙头。

经火初惊玉美,饮风久识兰幽。他日相期林下,幅巾与赤松游。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市汊驿十绝次韵 其一

宋代朱晞颜

零露下阶草,閒庭月影空。独眠浑不寐,一雁度西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酬严中丞晚眺黔江见寄

唐代白居易

江水三回曲,愁人两地情。磨围山下色,明月峡中声。
晚后连天碧,秋来彻底清。临流有新恨,照见白须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靖通庵

宋代白玉蟾

靖通庵外锁晴云,壁莹飞琼瓦叠鳞。野鸟无心一声晓,岩花有意四时春。

凿开风月长生地,占断烟霞不老身。虚靖当年仙去后,不知丹诀付何人。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初度日思祖母陈太妃

明代朱诚泳

初度人人绮宴开,我逢初度不胜哀。慈颜一去无消息,忍对南山泻寿杯。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李太仆还朝

明代皇甫汸

余闻国君之富在数马,露台云锦何为者。昔从周穆起长鸣,今逢伯乐因增价。

龙驹骠骑满天闲,苜蓿初肥汉使还。谁向王猷聊借问,莫须拄笏看西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归舟杂兴

明代高珩

逐岸移舟屡转篷,乘流自可任西东。人生末路住方稳,何用登舟祝顺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采莲图

元代张弘范

小娃采得白莲还,此个工夫有底难。多少桑间辛苦妇,谁人移向画图看。

祝允明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