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王太学见赠 其四

明代祝允明

三载相看有别离,春鸿秋燕不同时。我寻松菊去方急,君会风云行莫迟。

祝允明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710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苦哉行五首 其四

唐代戎昱

妾家清河边,七叶承貂蝉。身为最小女,偏得浑家怜。

亲戚不相识,幽闺十五年。有时最远出,秪到中门前。

前年狂胡来,惧死翻生全。今秋官军至,岂意遭戈鋋。

匈奴为先锋,长鼻黄发拳。弯弓猎生人,百步牛羊膻。

脱身落虎口,不及归黄泉。苦哉难重陈,暗哭苍苍天。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相和歌辞。短歌行

唐代聂夷中

八月木荫薄,十叶三堕枝。人生过五十,亦已同此时。
朝出东郭门,嘉树郁参差。暮出西郭门,原草已离披。
南邻好台榭,北邻善歌吹。荣华忽消歇,四顾令人悲。
生死与荣辱,四者乃常期。古人耻其名,没世无人知。
无言鬓似霜,勿谓发如丝。耆年无一善,何殊食乳儿。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靖节图

金朝白君举

咄哉灵运辈,竟坐衣冠辱。谁知五柳家,春雨东皋绿。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寻春词二首 其一

明代黎延祖

日日寻春转惜春,木棉花发柳条新。黄鹂久住终飞去,忍见悲啼别主人。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雷峰山寮寄徐四同

明代释今沼

自住上方聊寄迹,山窗长在竹竿边。昨来是处秋风好,忆尔生时明月圆。

捧橘定知怀袖阔,食梨应喜弟昆连。偶拈茗碗生閒思,却记前年共酒筵。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梁绍东画士 其一

明代邹元标

问君能不绘予心,只在青天月下寻。莫怪病骸还偃蹇,试看野鹤在松林。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双流县见新月

清代顾印愚

蜀天雨后青如扫,凉月棱棱玉弓小。江渎池头不解看,客里蛾眉青更好。

江城薄暮人语稀,碧烟缭缭秋縠微。苍苔行尽见人影,不觉露下沾葛衣。

玉闺良夜捲帘坐,应是愁痕初月锁。素娥分影照离颜,咫尺晶梳念钗朵。

举头低头两沈吟,纤玦渐西更漏深。古来作客尽如此,看取铅泪承衣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僧归天宁万年禅院

宋代安德裕

迹自青门远,田衣贲在躬。旧房千峤外,归棹五湖东。

地力姜畦沃,年支芋盎充。从支乃荣道,一与祖心同。

祝允明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