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宫词

明代祝允明

非谪非真是甚仙,紫云横截大罗天。依稀记得人间事,十四封纱二十年。

祝允明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710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咏保母帖

唐代王易简

黄閍断刻得者谁,双松下殉方壶螭。
其文记述保母李,云是大令之所为。
点画安知尚年少,笔不可制从儿时。
当其翰墨托久计,异哉岁月如前期。
为怜樵人巧收拾,岂无行道犹嗟咨。
残砖裹送平原家,阅古众帖奚独遗。
穷诹远引商是非,具眼落落多传疑。
尘埃尺纸拂陈迹,闻君好事卷赠之。
简编无端发汲冢,陵谷何年沈岘碑。
坐中赏识本易厌,世外隐伏劳旁窥。
骚人胜士一朝玩,孝子慈孙千古悲。
君不见钟侯书法亦大奇,下穿墟墓求其师。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湛生

明代庞嵩

下帷见董子,三载不窥园。登楼有湛生,誓不出庭轩。

针成在磨柱,心坚石自穿。由此希往圣,岂徒盖前愆。

人皆可为舜,勿谓今无贤。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僧昭莹

唐代沈廷瑞

南北东西路,人生会不无。早曾依阁皂,又却上玄都。
云片随天阔,泉声落石孤。何期早相遇,乐共煮菖蒲。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答次吴灵壁

明代徐渭

为郎灵壁苦纷纭,预拟精裁一片云。遣骑总无虚左毂,甚恭却似信陵君。

辽阳虏檄频飞羽,细柳銮舆自劳军。纵使冯唐项白尽,大都不分日摛文。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闻我存得仲氏馈贻

明代释函可

抖擞曾无一寸毡,只将双眼看残年。邻翁斗粟浑閒事,续得寒儒命一线。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咏尘咏影和敬业堂集中韵 其二

清代钱梦铃

起灭何从证宿因,镫前月底动相亲。悟禅尚著空中色,妙笔难摹画里神。

万物有形皆泡幻,一腔无我是天真。未须拂拭菩提树,苦向身心索解人。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句 其四

宋代沈括

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浣溪沙 桃溪

清代屈大均

榕叶阴阴又木棉。芭蕉黄映一溪烟。人家半在峡门边。

虾菜未残三月市,鱼花争上九春船。愁同百丈尽情牵。

祝允明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