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710篇诗文
苏君禹观察抵武林以手札诗扇附李参知见寄且劝驾北上意甚惓惓感事赋答二首 其二
双鸿迢递问柴荆,片鹢犹思下婺城。祗愧烟霄勤物色,能从湖海擅时名。
遗音空谷闻三叹,大乐明堂重九成。莫向云泥论出处,乾坤何地不堪盟。
君不见怀玉山,山七盘,盘盘上无极。阴霾白日崖洞黑,隆冬雨路谁来得。
稻田月池山上头,半天有地今我游。石坛剥落古佛弃,木落俯见东岩湫。
湫中巨鱼长如人,红眼射日翻金鳞。天台桃源在何许,采药避秦此处吾告汝。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