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秋莺

五代李煜

残莺何事不知秋,横过幽林尚独游。老舌百般倾耳听,
深黄一点入烟流。栖迟背世同悲鲁,浏亮如笙碎在缑。
莫更留连好归去,露华凄冷蓼花愁。
李煜

李煜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81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经王先生故居

唐代赵嘏

晚波东去海茫茫,谁识蓬山不死乡。
弄玉已归萧史去,碧楼红树倚斜阳。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宋代叶宗谔

凤凰台上山吞月,白鹭洲边水接天。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再过剡溪

明代彭启丰

平生雅爱孔淳之,剡曲山川镜里移。春树参差浮岸远,布帆层折入山迟。

没篙水涨添三尺,抽笋林深茁万枝。竟日潇潇烟雨湿,寒云千叠望犹疑。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归田述感 其一

清代孙毓汶

江海三年客,萍蓬无定居。此生遭圣代,高枕乃吾庐。

慈竹春阴覆,荒城鲁殿余。开襟驱瘴疠,跋涉体何如。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江南采莲曲 其一

清代郝湘娥

采莲乳妇小花香,罗袖新裁半臂长。为羡滩头交颈睡,戏将荷叶罩鸳鸯。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别管韵夫

宋代陆文圭

胸中耿耿挟孤征,剌口逢人辄论兵。
投笔少年真燕领,著鞭中夜忽鸡声。
功名阴处方成就,节义穷时要讲明。
别有中庸书一卷,勒君西谒范高平。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刘昭寺丞游河南

宋代赵抃

云水无心是处同,洛阳花发正春风。路逢达道人休问,熊耳山开少室空。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过芙蓉岭对镜岭羊斗岭新岭塔岭赋短歌五首 其五

元代方回

混沌何年分宇宙,天地日月常如旧。如旧之中却常新,何曾一点受尘垢。

谁凿此山为捷径,争利奔名足驰骤。新岭终无可旧时,燠不加肥寒不瘦。

行人自无兮百年寿。君不见岭头日日吹征尘,剩有新人无旧人。

李煜

李煜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