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临江仙·幽闺欲曙闻莺转

五代毛熙震

幽闺欲曙闻莺转,红窗月影微明。好风频谢落花声。隔帷残烛,犹照绮屏筝。
绣被锦茵眠玉暖,炷香斜袅烟轻。淡蛾羞敛不胜情。暗思闲梦,何处逐云行?
女子 抒情 思念 惆怅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天将亮时,幽闺中又听到婉转的莺鸣,微明的红纱窗里,印着正在西沉的月影。一阵好风频频地吹落残花,每一瓣落花都落地有声。帐外的那支残烛,还照着绣屏下的古筝。
绣被锦褥的呵护,使如玉的肌肤暖意融融,床边那住燃香,斜旋的轻烟在袅袅飘动。她的淡眉含羞地微皱着,仿佛在惋惜梦断时那份欢情。心里还在想着梦中的人,不知他在何处飘泊旅行?

注释
转:一作“啭”。
月:一作“日”。
频谢:频频吹落。谢:一作“听”。
隔帷:帷帐外。
绮屏筝:彩屏下的古筝。
锦茵:锦制的褥垫。眠玉:睡

赏析

  起两句,写天将明的情景。屋外边传来阵阵婉转的莺啼。朦胧的月影散射窗间,幽闺已见微明的曙色,“闻莺转”,先从听觉角度着笔。最先使人从睡眠中醒来的外界刺激是声音,首句正是闺人清晨初醒时刹那间的感受。“红窗”句,再从视觉方面推进一层,仍只是从表象写来,尚未进入人的内心世界:‘“好风频谢落花声”,由景入情。词中抒情主人公已开始思想活动。落花之声,似有还无。然而在黎明的幽静环竞中,已被敏感的闺中人觉察到了,因有“风”故,所以测知,并唤起了某种微妙的感情。一“谢”字。已露闺怨的本意。隔着薄薄的帘帷,暗淡的残烛还照着挂在绣屏上的宝筝,而筝,早已不弹了,情人远去,无人来欣赏主人公的乐声。“隔帷”二句,运用暗笔。以屏筝作衬,侧面写出闺人的孤

  

毛熙震

  [约公元九四七年前后在世]字不详,蜀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后晋高祖天福中前后在世。曾为后蜀秘书监。熙震善为词,今存二十九首,(见《唐五代词》)辞多华丽。► 18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乐府诗

隋代佚名

梧宫秋。吴王愁。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诸子夜集方丈

明代释函是

相对今何事,相期尽一生。夜寒茶椀重,人静烛花明。

密坐偏多意,微言岂为名。山中与山外,谁会此时情。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恭和家大人鬻田训子诗韵

宋代孙应求

家贫常产遽萧然,只把诗书代力田。
谋道固宜耽乐内,却行安可望追前。
置锥今日忧无地,摛藻他时喜掞天。
富贵学成终自有,服膺当务益拳拳。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珥江驿口占八首 其三

明代林弼

小卒横挑丈二殳,褒衣长帽似臞儒。当街一喝人争避,如此威狞更有无。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贺陈明府华诞

明代区越

天开阊阖洒长风,蓬矢悬门气郁葱。寿斝载斟云液满,舞裙新妒石榴红。

仁风百里行应遍,黎庶千年祝也公。信有真丹堪寿国,早回天上献重瞳。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晚过王永叔给谏得香字

明代区大相

西掖重门掩,幽期赴省郎。清言惟散帙,宴坐但闻香。

衣润微沾露,庭寒渐履霜。他乡物华暮,小酌兴何长。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丙戌人日与内侄汪景渊同饮于宜晚二首

宋代陈著

危世相逢三载閒,春风杯酒此时难。
双溪不是无风月,世味何如菜芋盘。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鹊桥仙(题陈敬之扇)

宋代刘辰翁

乘鸾著色,疾蝇误拂。不及羲之醉墨。偶然入手送东阳,便看取、薰时清适。
清风去暑,闲题当日。宰相纱笼谁识。封丘门外定何人,这一点、瞒他不得。

毛熙震

  [约公元九四七年前后在世]字不详,蜀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后晋高祖天福中前后在世。曾为后蜀秘书监。熙震善为词,今存二十九首,(见《唐五代词》)辞多华丽。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