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谢新恩·樱花落尽阶前月

五代李煜

樱花落尽阶前月,
象床愁倚薰笼。
远似去年今日,恨还同。

双鬟不整云憔悴,
泪沾红抹胸。
何处相思苦,纱窗醉梦中。

赏析

  这是一首思妇词,描写女主人公相思难解的愁苦,当是李煜前期的作品。

  词的上片写女主人公旧恨未减、新愁又添、难消心中怨的情状。首句写景,描绘的是一幅凄冷孤寂的画面:花已落尽春已去,冷月当阶人独在,花难解语,月亦无声,闺中伊人,孤苦相伴。面对此情此景,闺中少妇的眼里似乎看到了自己,看到了自己也已年华将逝、无人慰藉的凄冷境遇和未来。所以二句直接写人,写出一个愁容不展、孤苦寂寞的女子形象。一个“愁”字,既照应了首句景色描写的用意,也点出了女子此时此刻的心境。本来落花满地、冷月当空就是最易引人伤怀念远的景象,而此情此景中女子的愁思更不是无端而发,而是有原有因的。片尾一句就是这一愁思的缘由。“远”字不仅有时空上的概念

  
李煜

李煜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81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古风·大雅久不作

唐代李白

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
王风委蔓草,战国多荆榛。
龙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
正声何微茫,哀怨起骚人。
扬马激颓波,开流荡无垠。
废兴虽万变,宪章亦已沦。
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
圣代复元古,垂衣贵清真。
群才属休明,乘运共跃鳞。
文质相炳焕,众星罗秋旻。
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
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早春送湘潭李少府之任

唐代刘得仁

柳新春水湄,春岸草离离。祖席觞云尽,离人泪各垂。
业文传不朽,作尉岂多时。公退琴堂上,风吹斑竹枝。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同卢校书游新兴寺

唐代朱庆馀

山深云景别,有寺亦堪过。才子将迎远,林僧气性和。
潭清蒲影定,松老鹤声多。岂不思公府,其如野兴何。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游茅山五首 其五

唐代储光羲

名岳徵仙事,清都访道书。山门入松柏,天路涵空虚。

南极见朝采,西潭闻夜渔。远心尚云宿,浪迹出林居。

为己存实际,忘形同化初。此行良已矣,不乐复何如。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莲叶舟

宋代谢翱

湿云冉冉依芳芷,楚女神弦迎帝子。天人种莲露染根,一片碧花秋堕水。

笙箫闻声影如梦,浮花漠漠船来重。神蛟蜕肠江水湄,化为五色光陆离。

中有玉人跨蛟舞,藕根断丝罥人衣。碧瞳秋发眠清夜,按肌不粟清露下。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忆李氏茅堂三首奉柬克正兄 其三

元代刘崧

野屋缘山一径分,夕阳人语隔溪闻。斋前短草寒犹在,时有鹅群乱白云。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悯狱谣

宋代司马光

五刑象天有震耀,上圣本以防奸邪。
法官由来少和泰,皋陶之面如削瓜。
况於秦汉任酪吏,死人籍籍如乱麻。
棰楚这求靡不得,小者鲸刖大灭家。
君不见古时牢狱地,几多冤骨埋黄沙。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乌江泛舟寓目

宋代贺铸

沧江浩渺寄星槎,望极纷纷两眼花。
但见潮头澍木杪,直疑山背落天涯。
鸱夷信得平生乐,仲御尤宜抵死夸。
仓父慙非能赋手,渔郎若个是诗家。
李煜

李煜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