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浣溪沙·庭菊飘黄玉露浓

五代顾敻

庭菊飘黄玉露浓,冷莎偎砌隐鸣蛩,何期良夜得相逢?
背帐风摇红蜡滴,惹香暖梦绣衾重,觉来枕上怯晨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庭中的菊花舞弄着它的金黄,滴滴露水如玉珠在花瓣上滚动,清凉的莎草偎依着清凉的石阶,隐住了蟋蟀高歌求欢的身影。不知今夜是什么吉祥的时辰?想不到在这美景中与你相逢!
帐后的红烛滴下鲜红的蜡泪,闪烁的光焰摇动着夜的清风,暖暖的熏香暖暖的绣被,温暖着甜蜜的合欢之梦。醒来在枕上回味梦里的欢愉,怕听那一声又一声的晨钟。

注释
浣溪沙:词牌名,本唐教坊曲名,又名《浣沙溪》《小庭花》等。双调四十二字,五平韵。
菊飘黄:指菊花开放。
冷莎(suō)偎砌:指莎草沿着庭前台阶生长。蛩(qióng):蟋蟀。

创作背景

  纵观顾敻一生所作,以写女性的居多。这首词即是顾敻这的作品,其具体创作年代不得而知,或认为这首词是顾敻早期作品,可备一说。   

参考资料:

赏析

  此词围绕着梦境描写,赋咏闺中女子离别相思之苦。

  上片开头两句交代深秋午夜清冷衰残之景,渲染出寂静的环境氛围,由此引出女子的梦境。“何期良夜得相逢”流露出梦遇情郎的幸运之感,朝思暮想的心愿终于在梦境中得遂。

  下片则转而描写闺房之内温馨静谧的景物,但是结末一句“觉来枕上怯晨钟”,美梦醒来,更觉惆怅,更见思妇的愁情伤怀。

  作品运用蒙太奇的手法在真幻世界间徘徊,描写梦境极其婉转,由现实环境的静谧,我们可以感受到梦境的温柔和甜美;梦境消失之后,她又“怯”晨钟,点出了女子此种梦多而又怕梦的复杂心绪,由梦境之和美更觉现实之孤单。将思妇的愁怀表现得含蓄蕴藉,余味深长。

  

参考资料:

1、 (后蜀)赵崇祚编选.《花间集注评》:凤凰出版社,2008.5:第189~190页

顾敻

  [约公元九二八年前后在世]字、里、生卒年均无考,约后唐明宗天成中前后在世前蜀王建通正时,(公元九一六年)以小臣给事内庭。久之,擢茂州刺史。后蜀建国,敻又事孟知祥,累官至太尉。性好诙谐,仁前蜀时,见武官多拳勇之夫,遂作武举谍以讥刺他们,一时传笑。敻工词,作风间似温庭筠,今存五十五首(见花间集及唐五代词)。► 15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髑髅赞 其二

宋代释慧空

得些皮肉,大家快活。没些皮肉,一场冷落。舜若开颜,那吒发恶。

万里神光犹较些,一物长灵浑大错。错不错,切忌无绳而自缚。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四明赵秋汀

宋代顾逢

作别踰三纪,飘蓬更陆沉。一汀秋夜月,千里故人心。

有梦长如昔,无书直至今。传闻辞禄后,教子老山林。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画竹 其三

清代瞿应绍

云衣欲卸碧天长,清影高寒半出墙。偷取月筛成粉本,山人画谱满回廊。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奉报翰林张舍人见遗之诗

唐代孟郊

百虫笑秋律,清削月夜闻。晓棱视听微,风剪叶已纷。
君子鉴大雅,老人非俊群。收拾古所弃,俯仰补空文。
孤韵耻春俗,馀响逸零雰。自然蹈终南,涤暑凌寒氛。
岩霰不知午,涧澌镇含曛。曾是醒古醉,所以多隐沦。
江调乐之远,溪谣生徒新。众蕴有馀采,寒泉空哀呻。
南谢竟莫至,北宋当时珍。赜灵各自异,酌酒谁能均。
昔咏多写讽,今词讵无因。品松何高翠,宫殿没荒榛。
苔趾识宏制,沙潈游崩津。忽吟陶渊明,此即羲皇人。
心放出天地,形拘在风尘。前贤素行阶,夙嗜青山勤。
达士立明镜,朗言为近臣。将期律万有,倾倒甄无垠。
鸑鷟应蟋蟀,丝毫意皆申。况于三千章,哀叩不为神。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金锁诗

唐代僖宗宫人

玉烛制袍夜,金刀呵手裁。锁寄千里客,锁心终不开。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舍东桑

明代陆深

东篱桑树五丈馀,童童结成羽葆车。下有大耳奇男儿,耳大志亦大,击剑走马聊读书。

左龙右凤西南飞,来衔桑土补旧居。采桑桑有叶,钻桑桑有火。

桑叶成文章,桑火不照中原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花溪道中 其一

元代许谦

板桥横古渡,村野带平林。野鸭寒塘静,山禽晓树深。

雨微风栗烈,云暗雪侵寻。安道门前水,清游岂独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张菊存精舍读克明樵隐佳什附诗于后

元代曹伯启

边庭析骸爨,伐辐住云山。斤斧既适用,双肩敢辞难。

世事如棋局,静观不知还。夜深一炉火,莫遣儿号寒。

顾敻

  [约公元九二八年前后在世]字、里、生卒年均无考,约后唐明宗天成中前后在世前蜀王建通正时,(公元九一六年)以小臣给事内庭。久之,擢茂州刺史。后蜀建国,敻又事孟知祥,累官至太尉。性好诙谐,仁前蜀时,见武官多拳勇之夫,遂作武举谍以讥刺他们,一时传笑。敻工词,作风间似温庭筠,今存五十五首(见花间集及唐五代词)。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