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阆中杂咏 其二

明代王廷相

二月江山丽,三巴书信稀。野台聊寓目,时见楚云归。

王廷相

王廷相

王廷相(1474-1544),字子衡,号浚川,世称浚川先生,河南仪封(今兰考)人,祖籍潞州。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王廷相幼年聪慧奇敏,好为文赋诗,且留心经史。《明史》称他“博学强记,精通经术、星历、舆图、乐律,河图洛书,周邵程张之书,皆有论驳” 。明孝宗时,与李梦阳、何景明等人,提倡古文,反对台阁体,时称“七子”(“前七子”)。 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谥“肃敏”。► 176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疏影

明代汪洋

墙苔悄碧。诧抱霜不觉,春至无迹。险梦仍频,凉月楼阴,西窗尽是愁白。

铅尘夜幕都收裹,更懒向、阑边吹笛。听韶华,堕地无声,又近一年寒食。

凝想台城旧日,蒋山细雨里,梅袅尤昔。换却游人,燕子浮生,海上寒潮深拍。

春风算肯因人驻,亦暂得、檐丝空忆。且莫看,衣影沈沈,祇有榻灯红寂。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薛播州诗 其三

隋代杨素

五纬连珠聚,千载浊河清。金亡潜虎质,闰尽自蛙声。

圣期伊旦暮,天禄启炎精。雾生三日重,星飞五老轻。

禋宗答上帝,改物创群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咏怀 其一

唐代李贞

蟾蜍蚀明月,浮云翳长空。能令一心人,对面不相逢。

贫士难为器,贫女难为容。岂不思君兮,君之门九重。

猛犬吠狺狺,谒者不为通。弃置勿复陈,蛾眉妒入宫。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酴醾四首 其四

宋代刘子翚

霜蕤薰碧醥,气味已相传。终以香为累,无人解倒悬。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又七首其六送神

宋代杨亿

悬象著明,照鹽下土。
降福穰穰,德施周普。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李太守诞日

明代程敏政

五十年光刺史身,却当人日庆生申。松筠饱历冰霜久,金紫沾荣雨露频。

曲度鸾笙随律转,酒开银瓮泼醅新。凭将方寸长生地,散作山城一路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秋旅遣怀兼柬易堂诸子 其二

明代曾灿

黄花秋老向愁颜,叠鼓沙头夜气殷。书剑依人尝自悔,山川到我即多艰。

百年已被文章误,千里今同鸿雁还。行处可怜明月冷,几回萧瑟掩重关。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初冬漫兴

清代傅于天

犬吠疏篱客到门,诗成脱稿又黄昏。花能解语迎人笑,风亦知书把卷翻。

叶未经霜浓不淡,炉须下火冷才温。痴儿也晓閒思饮,报说床头酒一樽。

王廷相

王廷相

王廷相(1474-1544),字子衡,号浚川,世称浚川先生,河南仪封(今兰考)人,祖籍潞州。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王廷相幼年聪慧奇敏,好为文赋诗,且留心经史。《明史》称他“博学强记,精通经术、星历、舆图、乐律,河图洛书,周邵程张之书,皆有论驳” 。明孝宗时,与李梦阳、何景明等人,提倡古文,反对台阁体,时称“七子”(“前七子”)。 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谥“肃敏”。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