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妾薄命 其二

明代王廷相

苑游轰玉辇,风动闻鸣珂。长门只尺地,春尽不曾过。

宛转肠九回,想像颦双蛾。谁言织女巧,夜夜隔银河。

王廷相

王廷相

王廷相(1474-1544),字子衡,号浚川,世称浚川先生,河南仪封(今兰考)人,祖籍潞州。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王廷相幼年聪慧奇敏,好为文赋诗,且留心经史。《明史》称他“博学强记,精通经术、星历、舆图、乐律,河图洛书,周邵程张之书,皆有论驳” 。明孝宗时,与李梦阳、何景明等人,提倡古文,反对台阁体,时称“七子”(“前七子”)。 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谥“肃敏”。► 176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戒诗五首 其一

清代龚自珍

蚤年撄心疾,诗境无人知。幽想杂奇悟,灵香何郁伊。

忽然适康庄,吟此天日光。五岳走骄鬼,万马朝龙王。

不遇善知识,安知因地孽。戒诗当有诗,如偈亦如喝。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郑文著别弟还家省父

宋代邓林

昨宵梦绕漆园椿,晓起那堪对白云。作客不如归故里,趋庭便欲见严君。

百盘世路羊肠曲,九派江流燕尾分。惆怅二难相别处,碧天寒雁正呼群。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阻浅拨闷十首 其七

明代顾璘

三日不下一闸门,几时端可到清源。老夫白饭尚可饱,漕卒赤拳谁可论。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曹仁宪谨荣寿 其二

元代黄璋

斯文今有主,一代颂鸿儒。道绍二程学,龄登九老图。

化裁金作砺,持守玉为壶。我辈蒙嘉惠,称扬岂近谀。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论诗

元代黄庚

三百余篇岂苦思,个中妙处少人知。
籁鸣机动何容力,才涉推敲不是诗。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曹子方静常庵

宋代韦骧

爱君新作静常庵,况是佳名继郑南。昼坐不知人扰扰,夜存长保气酣酣。

寓言记述睎庄叟,复命栖时慕老聃。标榜粲然辉众目,几何立懦与廉贪。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浮远堂二首

宋代尤袤

杖藜同上最高峰,却力虽穷兴未穷。
领略江山归眼界,尽吞淮海入胸中。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乐学士知舒州

宋代徐铉

忆在同安郡,谁知是胜游。
仙山常独往,骚客自忘忧。
暂别经多难,劳生已白头。
羡君驱蒨旆,兼得漱清流。
民俗常如古,风光最称秋。
短歌聊抒意,为我谢沙鸥。
王廷相

王廷相

王廷相(1474-1544),字子衡,号浚川,世称浚川先生,河南仪封(今兰考)人,祖籍潞州。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王廷相幼年聪慧奇敏,好为文赋诗,且留心经史。《明史》称他“博学强记,精通经术、星历、舆图、乐律,河图洛书,周邵程张之书,皆有论驳” 。明孝宗时,与李梦阳、何景明等人,提倡古文,反对台阁体,时称“七子”(“前七子”)。 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谥“肃敏”。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