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秋日宁国言怀 其一

明代王廷相

今适非我期,幽觏亦云丽。长峦亘邑曲,青亩循溪汭。

英英岩桂秀,翙翙云禽逝。览物有馀赏,攸止每留系。

临官敦素履,颇亦志弘济。崇卑讵足较,贤者安所际。

揆道良已畅,提挈视终惠。拯物方在兹,谁果乃遗世。

王廷相

王廷相

王廷相(1474-1544),字子衡,号浚川,世称浚川先生,河南仪封(今兰考)人,祖籍潞州。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王廷相幼年聪慧奇敏,好为文赋诗,且留心经史。《明史》称他“博学强记,精通经术、星历、舆图、乐律,河图洛书,周邵程张之书,皆有论驳” 。明孝宗时,与李梦阳、何景明等人,提倡古文,反对台阁体,时称“七子”(“前七子”)。 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谥“肃敏”。► 176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咏莺

唐代元稹

天下金衣侣,还能贶草莱。风流晋王谢,言语汉邹枚。

公等久安在,今绝何处来?山禽正嘈杂,慰我日徘徊。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孤烛叹(一作闺怨)

唐代徐彦伯

切切夜闺冷,微微孤烛然。玉盘红泪滴,金烬彩光圆。
暖手缝轻素,嚬蛾续断弦。相思咽不语,回向锦屏眠。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闻崔倚旅葬

唐代刘言史

远客那能返故庐,苍梧埋骨痛何如。
他时亲戚空相忆,席上同悲一纸书。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感寓 其三十九

明代朱诚泳

西川恃重险,而人谁敢窥。征西裹毡入,蜀人竟难支。

东吴倚三江,汹涌乃天为。楼船焚缆下,吴人亦离披。

维险不可恃,维贤为可资。舟中皆敌国,君人当慎之。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美人熨帛图

明代刘溥

霜帛丁东捣初歇,女伴相怜白如雪。
掩帷下堂同此情,白腕对曳当中庭。
中庭无风干未得,铜斗自烧还自熨。
只愁熨着有焦晕,难表此身如此白。
小鬟莫更蹲复蹲,复恐皱却葵花纹。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孔昭

明代吴与弼

桥门北舍日相亲,乡国参商四十春。偶尔小陂风月夕,细谈旧梦两情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过沛县寄济宁知州祝廷瑞四首 其三

明代张弼

尘编消遣坐蓬窗,不觉春归燕子忙。千里黄花无寸草,有情何处嗅花香。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谢毓斋李尚书惠诗序

宋代许棐

绿野堂边种药成,已斑髭鬓复青青。谢庭子弟皆英物,汉殿公卿半学生。

争捧溪藤求妙画,竞磨崖石乞新铭。如何海角孤吟者,文集中间也挂名。

王廷相

王廷相

王廷相(1474-1544),字子衡,号浚川,世称浚川先生,河南仪封(今兰考)人,祖籍潞州。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王廷相幼年聪慧奇敏,好为文赋诗,且留心经史。《明史》称他“博学强记,精通经术、星历、舆图、乐律,河图洛书,周邵程张之书,皆有论驳” 。明孝宗时,与李梦阳、何景明等人,提倡古文,反对台阁体,时称“七子”(“前七子”)。 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谥“肃敏”。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