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廷相(1474-1544),字子衡,号浚川,世称浚川先生,河南仪封(今兰考)人,祖籍潞州。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王廷相幼年聪慧奇敏,好为文赋诗,且留心经史。《明史》称他“博学强记,精通经术、星历、舆图、乐律,河图洛书,周邵程张之书,皆有论驳” 。明孝宗时,与李梦阳、何景明等人,提倡古文,反对台阁体,时称“七子”(“前七子”)。 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谥“肃敏”。► 176篇诗文
月黑灯摇雾。看鼓史、岑牟单绞,当筵箕踞。苦竹哀丝争欲闹,静听八音之主。
让老革、凭陵今古。紞地一声千籁响,掣红旗、突阵将军怒。
荷珠迸,碎如雨。
有声讵比无声苦。又垂手、画槌小歇,凝情无语。忍俊不禁停又滚,隐隐春雷慢吐。
十三段、花攒锦聚。打到五更心已碎,正疑愁、似梦无寻处。
方趁拍,猛然住。
王廷相(1474-1544),字子衡,号浚川,世称浚川先生,河南仪封(今兰考)人,祖籍潞州。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王廷相幼年聪慧奇敏,好为文赋诗,且留心经史。《明史》称他“博学强记,精通经术、星历、舆图、乐律,河图洛书,周邵程张之书,皆有论驳” 。明孝宗时,与李梦阳、何景明等人,提倡古文,反对台阁体,时称“七子”(“前七子”)。 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谥“肃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