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浣溪沙·五两竿头风欲平

五代佚名

五两竿头风欲平,长风举棹觉船轻。柔橹不施停却棹,是船行。
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注释

五两:原作“五里”,“五里”应为“五量”,即“五两”。
闪烁:原作“陕汋”,音近而误。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鉴赏

  这是敦煌曲子词中的一首,篇幅不长,却多变化。起首“五两竿头风欲平”。五两,古代候风的用具。用五两(一说八两)鸡毛制成,故名。系于高竿顶端,用来测占风向、风力。“两”或作“里”,“里”是“量”的形误。六朝以后,“两”、“量”常常通用。风欲平,是说风力转弱。顾况《五两歌送张夏》:“竿头五两风袅袅,水上云帆逐鸟飞。”船原先停泊在避风的港湾。船夫好容易从侯风器觇得风势转趋平缓,赶紧拔锚启航。但驶出港湾时遇上打头风,逆风划船,走得很慢,所以说“觉船行”。及至驶到江心,“柔橹不施停却棹”,顺风扬帆,乘风破浪,连橹和桨都不用使,而船行快速,所以说“是船行”。两语相承,用“觉”和“是”两字分点,似复非复,精当之极。换头“满眼风光多闪灼”,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蝶恋花 答振希

清代吴灏

大雪未寒花满地。多少红嫣,开落如流水。春尽秋残无限意。

撩人岁月閒滋味。

抛却清愁情可比。莫付来宵,但觅今宵美。梦里佳时应自喜。

无因再下思相泪。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秋兴 其二

宋代张瑰

许国心长在,还家念久孤。白头康健否,黄耳到来无。

蒲渚露梢折,藕塘霜柄枯。不逢贤鲍叔,谁识管夷吾。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玉山典史

明代郑真

去年竹簥寄曾来,老病蹒跚亦快哉。长史祇应多眷爱,教官争奈少舆儓。

玉溪水影明清鉴,婺女星光毓俊才。有约芹边须过我,午风香蔼锦莲开。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十二月七日有事西山陵园宿功德寺航公房次韵二首 其二

明代程敏政

白石岩扉锁绿萝,江南佳处此无多。天晴楼阁雾中见,日晚牛羊山下过。

寂寂古祠依灌木,亭亭枯苇向寒波。诗禅久绝风花句,神女无劳说旧魔。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林参知先生入贺

明代卢龙云

南粤瞻天万里遥,五云深处导星轺。廿年久隔鹓鸿侣,双阙重趋玉帛朝。

鉴拟千秋承帝眷,乐闻九奏会仙韶。礼成召对应询瘼,三祝馀情更愿尧。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文字

清代萧雄

行行从右认横题,鸟篆纡回不整齐。二十九形兼转韵,音从喉舌辩高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晤丹徒谈玉笙明经

清代张廷寿

天涯等是下场人,已分荒寒寄此身。君病疏狂我疏懒,一般沦落在风尘。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戏言寄霅溪使君唐司勋

宋代郑獬

水精宫殿从来小,寂寞蓬莱不可游。
十万人家明镜里,神仙都会是杭州。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