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读书台

明代谭澄

一代英才百代雄,唐朝清誉圣朝同。忠诚谏疏心惟切,山斗文章道自崇。

地涌涧泉随处乐,天生崖石岂无功。当时过化今犹盛,赫赫名垂宇宙中。

谭澄

谭澄,阳山人。明贡生,官武宣教谕。事见清顺治《阳山县志》卷五。► 1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何录事諲之诗十章

南北朝虞羲

历历斗维,王畿所止。滔滔灊汉,天步之纪。金耀圆图,玉澈方汜。

蕴灵擢秀,载笃君子。

于穆君子,左角佩觿。从群竹骑,取俊游儿。昂昂千里,宛宛长离。

同规同矩,异雄守雌。

早弃幼志,夙耽强学。唯道是修,何土不乐。将英竹箭,聊游稽岳。

容止可观,进退可度。

有德有行,如圭如璋。乐山乐水,令问令望。辞家观国,为龙为光。

唯兄唯弟,元方季方。

汉北张生,洛阳贾子。秩宗是佐,淑问不已。佥曰允谐,肃恭帝祉。

于斯为盛,齐称得士。

中槐如宿,上阁如云。握兰正典,执笔司文。方瑜等润,比桂争芬。

能照时宰,绩著人君。

帝子南牧,孔殷是抚。白水悠悠,青原庑庑。贲之束帛,不日来取。

如马如枚,长裾上府。

咨余下走,中田获菽。乃裹糇粮,遂去乡塾。既曰觏止,朝游夕宿。

如佩萱兰,久知芬馥。

共化之选,古谓惟良。能柔下邑,必惠上邦。大君有命,朱襮绣裳。

方同汲子,重卧淮阳。

嘉命显承,方驾兰汜。如彼飞鸿,抟风千里。极目宁皋,劳心无已。

苏歌有慰,逖听倾耳。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读曲歌八十九首 其十

隋代佚名

揽裳踱。跣把丝织履。故交白足露。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七夕诗

唐代卢纶

凉风吹玉露,河汉有幽期。星彩光仍隐,云容掩复离。

良宵惊曙早,闰岁怨秋迟。何事金闺子,空传得网丝。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赴浙东

宋代张伯淳

涉水是东州,江南记旧游。中年偏苦别,薄宦欲何求?

岸北雪仍在,岭头云未收。阴晴元不定,且泛剡溪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抒情因上郎中二十二叔监察十五叔兼呈李益端公柳缜评事

唐代孟郊

方凭指下弦,写出心中言。寸草贱子命,高山主人恩。
游边风沙意,梦楚波涛魂。一日引别袂,九回沾泪痕。
自悲何以然,在礼阙晨昏。名利时转甚,是非宵亦喧。
浮情少定主,百虑随世翻。举此胸臆恨,幸从贤哲论。
明明三飞鸾,照物如朝暾。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志喜和秉之韵 其一

明代王鏊

周邦虽旧命维新,历尽冰霜快值春。天上真人方出震,海滨大老定来臣。

奸回已报都从殛,风俗何忧未尽淳。但使遗才收拾尽,不妨垂老太湖滨。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阿大师应请琼州书到却寄

明代释今沼

槐竹阴阴已夏居,客来喜得海南书。藤蘧白满安禅榻,椰叶青疏挂锡庐。

击水时闻轩翼鸟,怪松新识竖须鱼。从师欲问寒暄意,塞北厓南话一如。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何龙友太史还朝以出山诗见示余既次韵答赠陈集生太史复即事赋别余又次韵同赋 其一

明代张萱

白头月旦喜经题,远别新知意转凄。共说天南威凤起,却怜江北杜鹃啼。

玄黄莫问群龙战,函盖还须只手提。忆我丝纶曾共掌,凭君一讯旧金闺。

谭澄

谭澄,阳山人。明贡生,官武宣教谕。事见清顺治《阳山县志》卷五。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