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王邦畿
大花红纸榜迎禧,庆赏还同十五时。闻道上元能赐福,也应先赐与穷儿。
王邦畿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王隼父。明末副贡。隐居罗浮。以诗名。有《耳鸣集》。► 416篇诗文
秋意
宋代:刘子翚
满庭芳 警世
宋代:丘处机
遁迹山中日有幽事因即涧沐云卧草栖木食为四题与子中兄子彦弟同赋以自释 其三 草栖
元代:刘崧
秋草深数尺,我栖在其间。英英鸿鹄志,乃与雉兔班。
过大同村庄感述
明代:庞尚鹏
田园桑柘已萧然,土屋朝炊几断烟。风捲火云天欲雨,马嘶铃阁日如年。
危途敢道应回驭,尸位须知早避贤。安得虎溪同一笑,独留衣钵向人传。
游仙词 其八
金砂鼎里火红烧,咒铭天书岁月遥。阆苑秘方谁得见,玉瓶甘露手亲调。
夜坐偶成二首 其一
明代:释函可
责躬宜独厚,责人宜用宽。成仁谁不愿,杀身良所难。
豫章遇钟子送赠
明代:李梦阳
豫章八月江势轻,水关行马沙觜平。闻君缆舟挽君往,向夕恶风银浪生。
顷时收帆万船集,波颠石倒蛟龙立。中流艓子独何意,欹反犹摇双浆入。
天清未风君巳回,帆色诏迢万里来。拂衣汉口凫雁乱,击榜南浦芙蓉开。
汉口逢君又南浦,人生聚散风中雨。黄石公赤松子在何所,君今抽簪我簪组。
凌阁学挽诗二首
宋代:周必大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王隼父。明末副贡。隐居罗浮。以诗名。有《耳鸣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