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王邦畿
相公能下士,东阁揖名贤。直道惟平物,虚怀欲纳天。
衣缁多难日,发白老臣年。感激平原意,西风古道烟。
王邦畿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王隼父。明末副贡。隐居罗浮。以诗名。有《耳鸣集》。► 416篇诗文
金山寺空上人院
唐代:张乔
已老金山顶,无心上石桥。讲移三楚遍,梵译五天遥。
板阁禅秋月,铜瓶汲夜潮。自惭昏醉客,来坐亦通宵。
老苏先生挽词
宋代:王拱辰
钟山僧寺赓单仲右韵 其三
明代:朱元璋
山势崚嶒谷隐僧,六通具足势层层。鹊巢冠顶忘机处,午夜明星识已能。
寄顾山甫 其二
明代:王世贞
晨起便无营,宁为晚饔计。青山不碍人,藜杖信所憩。
酒半双颊红,往往吐豪鸷。譬彼咏荆卿,毫端剑光至。
调笑主人公,侠儿谢都尉。但作蓬户观,朱门岂为累。
答赠袁章京昶袁语及西藏旧计谬以刘向陈汤相比因伤丁文诚怃然有作
清代:王闿运
东里乐吴缟,南工论楚剑。真知世所希,外赏谁能鉴。
余本支离士,人形偶然犯。寝迹恣闲游,适来访朝坫。
彼美在彤闼,特达光圭剡。瞻言弥六合,计画符深念。
昔参断臂谋,意绝英俄瞰。人亡远图止,语合雄襟憾。
谬许愧刘陈,千时异郦范。风寒燕市静,烛暖清觞汎。
将回已灰心,吁谟待君验。
湖边逢陈高父
宋代:周密
湖边重见处,柳下共听蝉。人老如前度,诗工似往年。
醉乡消白日,身事付苍天。自得吟千首,他时定可传。
亲友冯仪之运干挽章三首
宋代:曹彦约
平戎辞
元代:胡奎
旌旗捲尽渡黄河,春满皇州雨露多。直过李陵台北畔,番人皆唱汉铙歌。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王隼父。明末副贡。隐居罗浮。以诗名。有《耳鸣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