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857篇诗文
生计居然成脱略,投老南来看衡岳。禹溪久留困霖雨,低摧闷若剪翎鹤。
朝来南寻度坡垄,针水秧齐鸟声乐。风光融融一都会,鬼祠雄深抱山脚。
梯空延缘止巉绝,瘦策扶衰意超豁。拂云苍杉杂锦石,紫藤绿蔓相连络。
石桥下视隔人世,但觉岚光翠如泼。亭泓无波自绀碧,涧草有香空错莫。
忽惊梵宇堕林梢,宝势飞翔照深壑。攲斜万础盘苍崖,十步一楼五步阁。
冰柱琼窗不知数,旒苏一一垂帘箔。犀颅道人相笑迎,冰雪形容无住著。
午梵清圆林叶动,天花细雨无时落。凭高且复息疲颈,心清别殿鸣风铎。
云开千里上眉睫,吴楚江山见浓薄。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