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代:佚名
十三变之时。变形易体在罽宾。从天而下无根元。
号作弥勒金刚身。胡人不识举邪神。兴兵动众围圣人。
积薪国北烧老君。太上慈悯怜众生。渐渐诱进说法轮。
剔其须发作道人。横被无领涅槃僧。蒙头著领待老君。
手捉锡杖惊地虫。卧便思神起诵经。佛气错乱欲东秦。
梦应明帝张愆迎。白象驮经诣洛城。汉家立子无人情。
舍家父母习沙门。亦无至心逃避兵。不玩道法贪治生。
搦心不坚还俗经。八万四千应罪缘。破塔怀庙诛道人。
打
折柳二首 其二
清代:缪烜
欲寄相思折柳枝,柳枝果否繫相思。人间本自轻离别,翻使柳枝重别离。
信州闻通寺题僧砌下泉
唐代:曹松
郊游后同潘光禄孙上林童安二山人过朱在明宅小饮
明代:黎民表
踏遍荒郊路,归同促膝欢。入春衣渐减,经节食犹寒。
野态衔杯出,新诗秉烛看。双童吹小管,明月下阶残。
扬州 其四
明代:程本立
城门疏柳噪寒鸦,柳外青旗是酒家。无复春风旧桃李,行人不必问琼花。
兰陵舟中口号
清代:凌志圭
拥裘枯坐静如僧,断岸危桥树几层。怪底岁除偏作客,一帆风雪下毗陵。
延州柳湖 其二
宋代:沈括
汉使雕阴道,秦关白翟宫。山川红旆里,日明翠微中。
社后寒犹峭,春残草木浓。花前江国兴,并觉此时同。
送张真翁赴举
宋代:徐照
二灵山
元代:祖铭
为爱山灵与水灵,一庵高占白云层。风光只在阑干外,半属渔樵半属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