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857篇诗文
大好江山。斜阳外,鸣蛩如诉寒烟。雁来时候,犹剩几树寒蝉。
遥想有人频侧耳,无言悄立晚凉天。蓦凄然。谁将此景,移汝灯前。
我亦悲秋能赋,把年年旧稿,写上蛮笺。读向临风,此中多少缠绵。
化作商声万叠,应飞绕、高梧疏柳边。君听取,怕萧萧瑟瑟,瘦了吟肩。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