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857篇诗文
微风细细送行云,云散远天青。秋千柱散花飞后,剩遥山、眉黛轻盈。
冷落后堂宿燕,凄迷湿树啼莺。
残阳遍解向人明。蛛网罥新晴。疏帘清簟情无限,更何须、载酒林亭。
别有一般惆怅,弯弯新月初生。
海月腾辉,潮流拍岸,飞鸿乱下沙汀。芦烟荻雾,山影不分明。
风飐桅灯点点,似天末、欲坠微星。归途客,萧条行李,舟小布帆轻。
飘零。还自叹,奔驰南北,非利非名。问年来踪迹,断梗浮萍。
只怕江神笑我,嘱舟子、莫说俞生。孤棹快,人家烟火,依约润州城。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