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愚人食盐

南北朝僧伽斯那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盐。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口爽,反为其患。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从前有个愚蠢的人,到朋友家做客,和主人一起吃饭,嫌弃食物淡而无味。主人听到之后,于是又在菜里添加了盐。他吃了后觉得很美味,于是自言自语说:“菜之所以味道鲜美,是有了盐的缘故。很少就如此,何况量多的时候呢?”这个愚蠢的人没有智慧,就不吃菜只吃盐。吃过之后味觉败坏,反而成为他的祸患。

注释
食:食物。
闻已:听罢。
更:再次。
益:增加。
既:已经。
空:空口。
口爽:口味败坏。
所以:……的原因。
复:再。
爽:差、败坏。

佛典故事

  从前有一个愚笨的人,有一天到一个很远的朋友家里去。主人便很殷勤地招待。并煮了好几道好菜招待这位客人,可是忘了放盐,所以每道菜都淡而无味。这位客人对主人说:“你今天烧的菜都很名贵,可是淡了一点,所以不太好吃。”主人说:“啊!我忘了放一样东西!”于是到厨房拿了些盐,放进每一道菜,搅拌了一会儿再请客人尝尝,这回每道菜都很美味可口。问主人说:“你放了些什么,菜就那么好吃?”

  主人说:“放盐呀!之所以每样菜都好吃,是因为有盐,盐是百味之源。”傻人以为盐既然那么好吃,回去每餐都买盐来吃好了,省得煮那么多菜。于是到了街上买了一大包的盐,回到家里急忙打开,抓了一把放进嘴里,苦涩不堪,以为是被那位亲戚骗了。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秋日东庄宴集

魏晋曹嘉

菊酿新开承露盘,浚郊出赏尽银鞍。风林一叶地逾静,塞雁双飞天自宽。

亭榭傍云秋动色,旌旗夹水昼生寒。南州榻宴名今古,未信风流胜此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喜春来·春宴

金朝元好问

梅残玉靥香犹在,柳破金梢眼未开。东风和气满楼台,桃杏拆,宜唱喜春来。
春天 写景 习俗 心情 喜悦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雪中怀韩毅伯

宋代王炎

鸡罢三号来晓色,披衣起见瓦沟白。
雪花初堕云遽回,天意应怜未归客。
男儿铁石为刚肠,忍穷不见可怜色。
当知曳履郭先生,可作餐毡苏属国。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香严病中

金朝马定国

九州四海尽行路,万户千门非我家。金弹不徒惊燕雀,春雷终待起龙蛇。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咏新柳二首 其一

明代徐桂

掩映朱楼荫曲池,霏微芳树早含滋。枝枝水畔才舒眼,叶叶风前乍展眉。

未许漫天轻作絮,且教拂地有垂丝。征人远道那堪折,休共《梅花》笛里吹。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浈阳峡舟中偶述寄白沙潮连诸友

明代林光

溪曲山深月影孤,猿声争亦笑迷途。一官老去愁将母,七尺贫来愧病躯。

耳畔怯逢新杜宇,镜中还是旧头颅。江门烟水潮连酒,祇欠园田二顷馀。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澎湖杂咏 其四

清代陈廷宪

润下因何自上来,空中真有撒盐才。庖人若解为霖味,清水调羹只用梅。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六月三日大雨后诣局

清代郑孝胥

短檐竟夕意难平,侵晓蓝舆绕水行。日气含云迷远岫,风头带雨过高城。

谋乖举国天方醉,岁恶缘江众易惊。叵耐放晴终未定,坐闻蛙黾满城鸣。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