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 长安九日诗

南北朝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心追逐南去的白云飘逝,身体跟随者北飞的大雁回来。
家乡篱笆下的菊花,如今又有多少株盛开?

注释
扬州:这里指陈京都建康(今江苏南京)。
九月九日:是指重阳节。
薇山亭:亭名,所在不详。
薇山:一作“微山,山名。在今山东微山县,山下有微山湖。
赋韵:犹言赋诗。
逐:追赶;追随。南云:南去之云。
逝:往,去。
形:身。
北雁:北来的大雁。
篱:篱笆。

参考资料:

1、 褚斌杰主编.中国历代诗词精品鉴赏 (上册):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1:第743页
2、 美文,逸才主编.古诗源 白话乐府卷:哈尔滨出版社,1995.11:第586页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只知是江总晚年归乡,从长安南归到达江都(扬州治所)以后,路过薇山亭时,正值重阳节,由感而发写下的。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姚奠中,胡国瑞等著.汉魏晋南北朝隋诗鉴赏词典: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03:第1481页
2、 王守华 赵山 吴进仁 选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读 汉魏六朝诗一百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03月第1版:第192页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回归故乡时路过薇山亭时所作。该诗主要通过南云、北雁寄托自己对家乡的思恋,通过单独询问故乡篱笆下菊花抒发了诗人思乡欲归的急迫心情。全诗即景抒情,感情比较含蓄。

  诗的首句就云“心逐南云近”,在这一句当中,寄寓了丰富的含义。首先是诗人对家乡的思念,然而思念却不得归还,于是仰天长叹,奇情于南去的白云,就是陆机所说的“指南云以寄款”。但是只云去而未去,思乡之悄愈苦,只得心追逐南去的白云飘逝。江总在思乡情浓时,总是仰望那南去的白云,在《遇长安使寄裴尚书》中亦云“去云目徒送,离琴手自挥”,表达的仍然是这种思乡的感情。如果说在《寄装尚书》中表达的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感情的话,那么,在这里,作者着重表现的就是

  

江总

  江总(519~594)著名南朝陈大臣、文学家。字总持,祖籍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出身高门,幼聪敏,有文才。年十八,为宣惠武陵王府法曹参军,迁尚书殿中郎。所作诗篇深受梁武帝赏识,官至太常卿。张缵、王筠、刘之遴,乃一时高才学士,皆对江总雅相推重,与之为忘年友。侯景之乱后,避难会稽,流寓岭南,至陈文帝天嘉四年(563)才被征召回建康,任中书侍郎。陈后主时,官至尚书令,故世称“江令”。任上“总当权宰,不持政务,但日与后主游宴后庭”,“由是国政日颓,纲纪不立”(《陈书·江总传》)。隋文帝开皇九年(589)灭陈,江总入隋为上开府,后放回江南,去世于江都(今江苏扬州)。► 143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懊侬歌十四首 其四

魏晋佚名

寡妇哭城颓,此情非虚假。相乐不相得,抱恨黄泉下。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常山简叔祥

宋代毛滂

归来久客鬓俱苍,渐喜无人餽五浆。
未免高僧问劳苦,故应乔木慰凄凉。
山中猿鹤人谁健,门外蒿莱想自长。
为谢邦人岂吾薄,要当六印绕腰典。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咏乔丹山先生

明代曹于汴

丹翁敦信义,恤孤矢不负。三品归来日,弗忍私其有。

历扬二十年,共道畜丰厚。甫及垂老时,脆甘啬于口。

身去肉未寒,莫能赡厥后。清风拂乡闾,谤言真枉咎。

寄语月旦人,评骘胡可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答曾丈鹤林

明代区越

此身闲得便成仙,何必菖蒲解引年。冷落春光还默坐,依稀风韵荷新篇。

天恩大赉均黎老,寿域同跻过百年。白鹤山人来未到,野航应怯海涛喧。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伏雨叹二首 其一

明代卢楠

阴阳薄荡雷雨急,江峡出云溪夜喧。烟霏似与秋色远,黄鹄垂翅愁飞翻。

九廛溷秽不可住,晞发阳阿阻烟雾。东走岂应还问津,回头变化空桑树。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步韵答章恂斋孝廉 其三

清代张洵佳

宠辱何曾有梦惊,塞翁得失最分明。风帆卸早浑忘险,诗草刊迟怕近名。

斩尽葛藤寻退步,卧游山水寄遐情。与君并作天随子,相约深林把臂行。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鄂渚解缆

宋代戴复古

日日言归不得归,今朝真个是归期。
西楼烟水南楼月,别后何人更有诗。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冬日十二首之十二 其六十

元代凌云翰

人事匆匆岁月催,检残官历待春来。已闻树里琴声变,更看天边斗柄回。

江总

  江总(519~594)著名南朝陈大臣、文学家。字总持,祖籍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出身高门,幼聪敏,有文才。年十八,为宣惠武陵王府法曹参军,迁尚书殿中郎。所作诗篇深受梁武帝赏识,官至太常卿。张缵、王筠、刘之遴,乃一时高才学士,皆对江总雅相推重,与之为忘年友。侯景之乱后,避难会稽,流寓岭南,至陈文帝天嘉四年(563)才被征召回建康,任中书侍郎。陈后主时,官至尚书令,故世称“江令”。任上“总当权宰,不持政务,但日与后主游宴后庭”,“由是国政日颓,纲纪不立”(《陈书·江总传》)。隋文帝开皇九年(589)灭陈,江总入隋为上开府,后放回江南,去世于江都(今江苏扬州)。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