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鹦鹉灭火

南北朝刘义庆

  有鹦鹉飞集他山,山中禽兽辄相爱。鹦鹉自念虽乐,此山虽乐,然非吾久居之地,遂去,禽兽依依不舍后数月,山中大火。鹦鹉遥见,心急如焚,遂入水沾羽,飞而洒之。

  天神言:“汝虽有好意,然何足道也?”对曰:“虽知区区水滴不能救,然吾尝侨居是山,禽兽善待,皆为兄弟,吾不忍见其毁于火也!”

  天神嘉其义,即为之灭火。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有鹦鹉飞到其它山栖息, 山中的飞禽走兽都喜欢它。 鹦鹉想: 在这山虽然快乐,但不是我长时间居住的地方, 就离开了。
  好几个月后, 山中起大火, 鹦鹉远远地看见, 心里急得像在焚烧,于是用水沾湿羽毛,飞过去洒向山。
  天神说:"你虽然有好的心意,但又有什么用呢?"
  鹦鹉回答:"我虽然知道一点点的水不能救它们。但是我曾经寄居在这座山, 飞禽走兽友好地对待我如同兄弟, 我只是不忍心看见它们被大火烧死罢了!"
  天上的神赞扬它的行为, 立即为它熄灭了大火。

启示

  1.帮助他人,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显示一片诚心。有人捐一元钱帮助病重的同学,有人出五十万支援受灾的百姓,各尽其力,这“义”的分量是相当的。

  2.尽心尽力去做看似无用的事情,而以诚心感动了他人并得到帮助。

  3.人要有毅力, 不管这股力量是多么的微小, 持之以恒的应对 ,一定会有回报的 。

  4.一个人要靠自己的力量去完成一件艰巨的任务是不容易的,如果有贵人相助就简单得多,但是贵人(天神)并不是随意帮助别人的,所谓天助自助者,自己不努力,是不能寄望得到别人的帮助;如果所从事的任务是基于一项伟大的情操,则更容易得到别人的帮助,大家一起共襄盛举。

  

  
刘义庆

刘义庆

  刘义庆(403—444)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字季伯,南北朝文学家。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并广招四方文学之士,聚于门下。刘宋宗室,袭封临川王,公元444年(元嘉21年)死于建康(今南京)。除《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9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秋日郊居二首 其二

明代杨巍

昨夜凉风至,转怜景物新。已苏多病体,况复少烟尘。

岁稔登禾稼,秋高有蕨莼。潇然无一事,犹念未归人。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卢使君追步隐侯作后八咏诗不佞次题倚和倚槛思民力 其二 瞻斗望京华

明代胡应麟

静夜胡床坐,遥瞻万里还。清光流北极,爽气动西山。

鹤羽思仙迹,龙鳞忆圣颜。异时香案吏,翘首玉宸班。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无题和彭飞仲二首 其二

明代黎遂球

小楼相对日搔然,刺得疏棂纸半穿。望去小亭深不见,竹枝梧叶半窗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晓下庐山

明代徐祯卿

下山鼯鼠啼,藤竹使人迷。
多谢东林月,殷勤过虎溪。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安平镇

清代范昌治

台湾何崱屴,安平祗孤岛。兀立大海中,洪波际天杪。

鹿耳接鲲身,沙线明皛皛。重门分界险,桅樯不轻掉。

拱护府基雄,湾环曲臂绕。守土一麾来,爱此屏藩好。

夏日纵扁舟,望洋恣远眺。忆昔宦游人,无如东坡老。

文从海外豪,光燄增奇巧。固陋每自惭,雕虫先压倒。

下车况匝月,狂吟何草草。所志不在诗,因之寄怀抱。

私冀胸次间,与海同大小。百川尽倾输,万象皆明瞭。

秋涛动山岳,春波润枯槁。转愧愿难酬,问心可得表。

保赤贵诚求,誇浮何足道。回看戍卒忙,艛橹镫齐燎。

亟命挂帆归,迅疾等飞鸟。人坐画中船,月涌冰轮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诏观西洋国所进狮子因获遍阅虎圈诸兽敬制长句纪事和高阳相公

清代毛奇龄

古皇慎德开四译,内被绥侯外蛮貊。贡物区为王会文,共球载在宾庭册。

河镠畎翟献上方,兜离僸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二

清代刘鹗

青山五亩园,随意茅三间。竹树发佳趣,好鸟鸣关关。

物情固自乐,聊得开我颜。长歌答天风,以永今夕閒。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凤栖梧(寄贺司户)

宋代蔡楠

狂滥生涯今几许。敕赐湖天,万顷烟波主。约我小舟同老去。要前一叶风掀舞。
邂逅同寻溪上路。淡墨题诗,正在云深处。别后作书频寄语。无忘林下萧萧雨。
刘义庆

刘义庆

  刘义庆(403—444)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字季伯,南北朝文学家。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并广招四方文学之士,聚于门下。刘宋宗室,袭封临川王,公元444年(元嘉21年)死于建康(今南京)。除《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