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丽人赋

南北朝沈约

  有客弱冠未仕,缔交戚里,驰骛王室,遨游许史。归而称曰:狭邪才女,铜街丽人,亭亭似月,嬿婉如春,凝情待价,思尚衣巾。芳逾散麝,色茂开莲。陆离羽佩,杂错花钿。响罗衣而不进,隐明镫而未前。中步檐而一息,顺长廊而回归。池翻荷而纳影,风动竹而吹衣。薄暮延伫,宵分乃至。出暗入光,含羞隐媚。垂罗曳锦,鸣瑶动翠。来脱薄妆,去留馀腻。沾粉委露,理鬓清渠。落花入领,微风动裾。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一位没有功名的青年客人,在有权势的外戚家游玩。归来后称赞到:小街曲巷有一位才华出众的少女,是都城繁华街道上赫赫有名的美人。面目清朗似皎皎明月,娇美的样子如明媚春光使人感到温馨。专心等待善价卖身,一心想要匹配儒雅的少年。身上沁人的芳香比那散发的麝香还要令人心醉,容貌娇美如盛开的荷花。以翠鸟华贵羽毛为饰的佩带参差错综,镶嵌各种颜色的金花令人眼花撩乱。罗绮微响却不进入屋内,隐身在点点烛光后在不向前走。走廊中暂停玉步,倚槛小憩,顺着长廊轻盈返回。池中的荷叶翻飞而起,把丽人的身影纳入水中。清风摇动翠竹摇曳美人衣。黄昏久久伫立,夜半时分终于在丽人焦急渴望中来到。屋外昏暗室内烛光灼灼,藏起美

创作背景

  《丽人赋》创作于公元460年(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四年),当时二十岁左右的沈约在京城四方交游中结识了一位丽人,两人曾相互爱恋,晚上私下偷偷相会,这篇赋即是沈约为此丽人而作。   

参考资料:

1、 唐燮军.《史家行迹与史书构造:以魏晋南北朝佚史为中心的考察》.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年3月:第204-206页

赏析

  自宋玉的《高唐赋》、曹植的《洛神赋》之后,从两晋到南北朝,出现了大量以美人为吟诵对象的作品,其中南朝沈约的《丽人赋》可谓其中佼佼者。《丽人赋》之所以不能与《高唐赋》、《洛神赋》比肩,是它塑造的丽人远没有巫山神女及洛川神女的影响大。但丽人也是很光彩的。《丽人赋》之丽人乃南北朝艺妓的典型形象。中国的妓乐,两汉三国时期就很风行,但却是在宫廷贵族之间,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便伸展到了官僚富豪。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妓乐之风的一个高峰。从《丽人赋》等咏妓诗可以看出南北朝时期的乐妓已具乐妓之典形风格。

  先介绍丽人所在之处,含蓄地指出了丽人的身份。从“狭邪才女”到“杂错花钿”,先写其容貌特点,后写其华美的服饰。“狭邪才女,铜

  
沈约

沈约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学家、文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父亲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诛。沈约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著有《晋书》、《宋书》、《齐纪》、《高祖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并撰《四声谱》。作品除《宋书》外,多已亡佚。► 426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奉和麟德殿宴百僚应制

唐代鲍君徽

睿泽先寰海,功成展武韶。戈鋋清外垒,文物盛中朝。
圣祚山河固,宸章日月昭。玉筵鸾鹄集,仙管凤凰调。
御柳新低绿,宫莺乍啭娇。愿将亿兆庆,千祀奉神尧。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芳臭

宋代刘克庄

流芳斜谷出师表,遗臭樊城受禅碑。
芳臭即今皆判矣,鲍鱼难揜祖龙尸。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人二首 其一

元代杨载

客路逢春雪乍消,眼前愁思转相撩。垂杨染作黄金色,舞遍东风万万条。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泊舟黄河口登岸试弓

元代萨都剌

泊舟黄河口,登岸试长弓。控弦满明月,脱箭出秋风。

旋拂衣上露,仰射天边鸿。词人多胆气,谁许万夫雄。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种槐

明代高拱

佳树映三台,门墙独尔栽。芳荫他年被,灵根此日培。

雨露自先得,风霜应不摧。岂期柯叶盛,终拟栋梁材。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沈明府之竹溪二首 其二

明代胡应麟

暂握铜章去,花封未寂寥。囊琴辞上国,岸帻望中朝。

赋就湘潭竹,书传霅水苕。吴娃妆閤畔,计日候兰桡。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张山人楚游

明代胡应麟

岩穴凭谁问,飘然赋远游。风高云梦笛,月满洞庭舟。

短刺携孤客,长裾狎五侯。蛾眉亭下泊,饱看荻花秋。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玉蝴蝶 其四

宋代柳永

误入平康小巷,画檐深处,珠箔微褰。罗绮丛中,偶认旧识婵娟。

翠眉开、娇横远岫,绿鬓亸、浓染春烟。忆情牵。粉墙曾恁,窥宋三年。

迁延。珊瑚筵上,亲持犀管,旋叠香笺。要索新词,

沈约

沈约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学家、文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父亲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诛。沈约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著有《晋书》、《宋书》、《齐纪》、《高祖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并撰《四声谱》。作品除《宋书》外,多已亡佚。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