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三善殿夜望山灯诗

南北朝江总

百花疑吐夜,四照似含春。
的的连星出,亭亭向月新。
采珠非合浦,赠佩异江滨。
若任扶桑路,堪言并日轮。

注释

的的:明亮的样子。连星:谓光芒与星相连辉映。
亭亭:高远的样子。
合浦:汉朝的一个郡(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的合浦县),以盛产珍珠而著称。
赠佩异江滨:典出旧题刘向《列仙传》,云江妃二女,游于江汉之滨,遇郑交甫,以佩珠赠之。交甫行数十步,佩珠与仙女皆不见。这两句的意思是:以珠、佩作喻,极言山寺夜灯的不同寻常。
若任扶桑路,堪言并日轮:扶桑,神木名。相传日出于其下。这两句的意思是:山灯也可以像太阳东升一样,普照大地。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鉴赏

  咏物诗在中国起源甚早。从现存作品来看,《诗经》中的《鸱鸮》,《楚辞》中的《桔颂》已肇其端。魏晋以后,作者渐众,作品渐多,如张协、谢灵运、颜延之、鲍照、何逊等,都有“尚巧似”或“形似”的特色,所以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总结道:“自近代以来,文贵形似。……体物为妙,功在密附。故巧言切状,如印之印泥,不加雕削,而曲写毫芥。”但这首诗咏山寺夜灯却基本上是出之以虚笔。首联言山灯明亮,照彻天地,如百花怒放,就像春天突然来到了人间。夜晚的冷寂,本不足比为春,今有灯火,不仅形象如花,亦为环境增添了暖色,所以这个比喻可以成立。这使世人想起了岑参著名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银花开。”比体和喻体之间反差也

  

江总

  江总(519~594)著名南朝陈大臣、文学家。字总持,祖籍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出身高门,幼聪敏,有文才。年十八,为宣惠武陵王府法曹参军,迁尚书殿中郎。所作诗篇深受梁武帝赏识,官至太常卿。张缵、王筠、刘之遴,乃一时高才学士,皆对江总雅相推重,与之为忘年友。侯景之乱后,避难会稽,流寓岭南,至陈文帝天嘉四年(563)才被征召回建康,任中书侍郎。陈后主时,官至尚书令,故世称“江令”。任上“总当权宰,不持政务,但日与后主游宴后庭”,“由是国政日颓,纲纪不立”(《陈书·江总传》)。隋文帝开皇九年(589)灭陈,江总入隋为上开府,后放回江南,去世于江都(今江苏扬州)。► 143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老君十六变词 其八

隋代佚名

八变之时。生在东北在艮地。图尽天地我次比。白衣居士维靡诘。

欲结坐禅须谙气。通畅经书有舍利。见吾相好须信企。

感子单诚不延次。齐得升天不堕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读陆游集

宋代单人耘

飘然剑外又江南,麦野桑村姓字谙。梦挟雷霆留舌本,诗回风雨集征骖。

相思万古钗头凤,自警千言老学庵。笑我摩挲情不尽,高天明月一凭栏。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吴德夫

宋代郭忠孝

云霄拂衣早,幽意满江湖。天地英声在,风流何代无。

属辞还两汉,垂钓合三吴。倚棹伤今古,长歌击唾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满衡父

宋代王令

寒业落傞傞,荆榛刺出柯。
四邻松竹少,晚岁雪霜多。
兹世居无可,劳生计奈何。
此心须见子,不敢向人歌。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郭方伯应宿至自南中止广惠寺同刘观察仲脩携酒奉讯 其二

明代黎民表

南中无信使,竹下有行踪。岂谓天涯远,还于佛国逢。

解衣停暮雨,闻梵报疏钟。世事悠然里,寒暄已自慵。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羁馆除夕读老庄合刻漫赋十章 其八

明代郭之奇

将除玄览对荧荧,恍惚之中那可形。自古及今成逆旅,惟星与象在空庭。

岂因晦朔誇朝菌,不用春秋羡楚冥。尽辟天门从此夜,和光随地绕阳扃。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龙山归隐卷

明代王恭

山人在山心自閒,偶逐无心云出山。云飞飘飘落江海,忽讶山人何得还。

山人旧是霜台吏,曾与绣衣掌书记。八州郎吏揖清芬,三尺儿童识名字。

万事人间转眼非,山人大笑拂衣归。昔时猿鹤今无恙,别后杉松又几围。

林泉未胜功名好,羡君忘机一何早。每因京使买琴弦,屡向词人借诗藁。

兴来蹑履到僧家,竹里焚香白日斜。合屿壶山落天镜,五峰百丈横秋霞。

我昔逃禅此山里,日坐灵花咽潭水。夜半龙鸣万籁声,四五沙门忽惊起。

几年奔走愧尘颜,欲借金梯复再攀。愿留十日与君饮,醉倒白云秋半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对菊二绝 其二

明代谢迁

呼儿插竹补残篱,篱下经秋菊未衰。欲藉晚芳娱老眼,故教重护傲霜枝。

江总

  江总(519~594)著名南朝陈大臣、文学家。字总持,祖籍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出身高门,幼聪敏,有文才。年十八,为宣惠武陵王府法曹参军,迁尚书殿中郎。所作诗篇深受梁武帝赏识,官至太常卿。张缵、王筠、刘之遴,乃一时高才学士,皆对江总雅相推重,与之为忘年友。侯景之乱后,避难会稽,流寓岭南,至陈文帝天嘉四年(563)才被征召回建康,任中书侍郎。陈后主时,官至尚书令,故世称“江令”。任上“总当权宰,不持政务,但日与后主游宴后庭”,“由是国政日颓,纲纪不立”(《陈书·江总传》)。隋文帝开皇九年(589)灭陈,江总入隋为上开府,后放回江南,去世于江都(今江苏扬州)。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