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从希颜觅笃耨香 其一

金朝元好问

绿洋奇亦赛浓梅,永忆熏炉试浅灰。尤物也知人爱惜,帘筛风动只萦回。

元好问

元好问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918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九日

宋代华岳

禾落西风黄叶飞,子卿无信雁来迟。
凄凉自笑刘思父,慷慨难追杜牧之。
归兴十分浓似酒,愁肠一缕乱如丝。
凭君细把茱萸问,此会明年健有谁。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东州有感

金朝宋九嘉

东城衰草没黄沙,故垒周遭小范衙。收竖那知真老子,龟趺系马卧吹笳。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立春后十日登楼

金朝王世赏

今日登楼眼,风烟倍觉新。溪梅初破萼,屋雪半融银。

雁外天逾碧,鸥边水自春。儿曹应见笑,吟望独伤神。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立春前一日独酌花下漫兴 其三

明代李之世

景寂人閒喜得兼,绝浓峰色又当檐。红梅未放春消息,移向山窗护布帘。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刘缓斋同甲会诗

明代张宁

潞公昔为同甲会,四老煌煌尽时贵。如何不见布衣人,可是名高绝流辈。

功名富贵如浮云,眼前谁是无怀民。康衢却喜儿童语,寿域须教草木春。

太平四海归皇极,道统光华连出日。一百年来养育恩,普天率土皆头白。

海滨野老何萧然,风流不让他人前。十人六百二十岁,同甲相看真自怜。

僧非凡僧俗非俗,踪迹虽殊志相足。圭璋璜瑾与璠玙,总是良田万金玉。

就中一老何雍容,鸡群野鹤孤飞鸿。丰姿不减紫芝叟,文采或遇青藜翁。

锦肠沁透金壶墨,鬓丝半映笼鹅白。赤壁山前醉月明,垂虹亭下眠秋夕。

江南十月天未霜,寒花晚节生馀香。重阳无雨一冬霁,十有九日如春阳。

楚芳老禅好奇事,便托丹青写幽思。相邀同甲赴同盟,遇水乘舟陆乘骑。

山殽野簌充行厨,传觞促令相歌呼。林间似有鬼神动,青天湛若星辰孤。

功名富贵知何有,万事纷纷尽刍狗。千年一度黄河清,几人解饮同年酒。

古来戊子与甲辰,大小雌雄何足陈。清风素节图中事,一笑浑忘洛下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贺兰栖真

宋代张齐贤

日耕云耨杂芝田,洞府游多隐奉仙。
耸秀万寻连翠峤,澄明一派接灵泉。
凤书昔降幽居侧,鹤驾曾朝瑞日边。
四海高名谁可并,赤松黄石好齐眉。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六祖

元代梵琦

多少黄梅会里僧,一时放过岭南能。至今大庾山头石,岁岁春风长葛藤。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平翠楼

元代黄清老

华楼突兀摩苍天,青吟飞上神飘然。虚阑六曲拂云起,莲峰千仞当尊前。

晴岚带雾结秋色,修竹过雨鸣寒泉。东风一笑歌石鼓,心期试问金鳌仙。

元好问

元好问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