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论叙裴伯茂诗

南北朝魏收

临风想玄度,对酒思公荣。

魏收

魏收

  魏收(507年—572年)字伯起,小字佛助,钜鹿下曲阳(今河北晋州)人,南北朝时期史学家、文学家。北魏骠骑大将军魏子建之子。与温子升、邢邵并称“北地三才子”。魏收历仕北魏、东魏、北齐三朝。天保二年(551年),他正式受命撰魏史,魏收与房延祐、辛元植、刁柔、裴昂之、高孝干等“博总斟酌”,撰成《魏书》一百三十篇,记载了鲜卑拓跋部早期至公元550年东魏被北齐取代这一阶段的历史。书成之后,众口喧嚷,指为“秽史”,魏收三易其稿,方成定本。后官至尚书右仆射,天保八年(557年)迁太子少傅。武平三年(572年)去世,朝廷追赠他为司空、尚书左仆射,谥文贞。

► 16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大唐封东岳朝觐颂附诗

唐代苏颋

天子圣兮天孙崇,登以封兮报以功。受命再惟皇代,天之赉人所载。

士马山嶪,戈矛山沓,祯符山杂,灵响山答,天与人合。

我铺衍兮长粹清,太元册兮太一精,休光光我之庆成,舜四朝而禹万国,莫之我京。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江城子

五代尹鹗

裙拖碧,步飘香,织腰束素长。鬓云光,拂面珑璁,
腻玉碎凝妆。宝柱秦筝弹向晚,弦促雁,更思量。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唐生

唐代白居易

贾谊哭时事,阮籍哭路岐。唐生今亦哭,异代同其悲。
唐生者何人,五十寒且饥。不悲口无食,不悲身无衣。
所悲忠与义,悲甚则哭之。太尉击贼日,尚书叱盗时。
大夫死凶寇,谏议谪蛮夷。每见如此事,声发涕辄随。
往往闻其风,俗士犹或非。怜君头半白,其志竟不衰。
我亦君之徒,郁郁何所为。不能发声哭,转作乐府诗。
篇篇无空文,句句必尽规。功高虞人箴,痛甚骚人辞。
非求宫律高,不务文字奇。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
未得天子知,甘受时人嗤。药良气味苦,琴澹音声稀。
不惧权豪怒,亦任亲朋讥。人竟无奈何,呼作狂男儿。
每逢群盗息,或遇云雾披。但自高声歌,庶几天听卑。
歌哭虽异名,所感则同归。寄君三十章,与君为哭词。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游仙都

宋代许及之

我来古括经行熟,欲到仙都有底难。漫道蓬莱环弱水,始知方丈近三韩。

千山开阖神仙迥,一柱岧峣宇宙寒。信有真人足官府,不妨容我暂鞭鸾。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夜中不成寐

宋代徐瑞

夜中不成寐,披衣步前庭。荣荣无尘杂,四面敞且平。

俯听众窍静,仰视疏星明。眇然寓其间,一粟浮大瀛。

滔滔汇众浊,涓流若为清。矧今六八年,华发日夜生。

平生信古学,及此将何成。妄动多险阻,深居来讥评。

和同岂不愿,矫揉非其情。世眼自丑好,千载有重轻。

所志不可移,坐待邻鸡鸣。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三衢郡守林以永招游柯山时节推李举南西安丞族子士望俱从纪兴二首 其一

明代郑岳

终日看山意未休,偶闻兹胜特来游。雷声振谷松涛壮,虹影横空石洞幽。

幻迹杳茫何处问,禅林潇洒此时留。冯虚更欲凌峰顶,历览神仙十二洲。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月下笛 赋落梅 以上景印元人十种诗本人南村

明代陶宗仪

东阁诗悭,西湖梦残,好音难托。香消玉削。早孤标顿非昨。阿谁底事频横笛,不道是、江南摇落。向空阶闲砌,天寒日暮,病鹤轻啄。情薄。东风恶。试快觅飞琼,共翔寥廓。冰魂漠漠,谩怜金谷离索。有时巧缀双蛾绿,天做就、宫妆绰约。待一点脆圆成,须信和羹问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陈西老母氏挽词

宋代翁卷

八十余年寿,孀居备苦辛。
成家无别物,有子作诗人。
远客移书吊,新坟得佛邻。
秋堂挂遗像,癯若在时身。
魏收

魏收

  魏收(507年—572年)字伯起,小字佛助,钜鹿下曲阳(今河北晋州)人,南北朝时期史学家、文学家。北魏骠骑大将军魏子建之子。与温子升、邢邵并称“北地三才子”。魏收历仕北魏、东魏、北齐三朝。天保二年(551年),他正式受命撰魏史,魏收与房延祐、辛元植、刁柔、裴昂之、高孝干等“博总斟酌”,撰成《魏书》一百三十篇,记载了鲜卑拓跋部早期至公元550年东魏被北齐取代这一阶段的历史。书成之后,众口喧嚷,指为“秽史”,魏收三易其稿,方成定本。后官至尚书右仆射,天保八年(557年)迁太子少傅。武平三年(572年)去世,朝廷追赠他为司空、尚书左仆射,谥文贞。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