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收(507年—572年)字伯起,小字佛助,钜鹿下曲阳(今河北晋州)人,南北朝时期史学家、文学家。北魏骠骑大将军魏子建之子。与温子升、邢邵并称“北地三才子”。魏收历仕北魏、东魏、北齐三朝。天保二年(551年),他正式受命撰魏史,魏收与房延祐、辛元植、刁柔、裴昂之、高孝干等“博总斟酌”,撰成《魏书》一百三十篇,记载了鲜卑拓跋部早期至公元550年东魏被北齐取代这一阶段的历史。书成之后,众口喧嚷,指为“秽史”,魏收三易其稿,方成定本。后官至尚书右仆射,天保八年(557年)迁太子少傅。武平三年(572年)去世,朝廷追赠他为司空、尚书左仆射,谥文贞。
► 16篇诗文屐痕杖影乱斜阳,相送无心出短墙。散步井床苔径滑,观棋邻圃柳阴凉。
客伤旧事裁新句,我拟愁城筑酒乡。回首柴门分路处,满城雨气正微茫。
出自西门,至于泮宫。我游伊何,以观民风。乃觏新殿,翼翼崇崇。
伊谁修之,维郑之功。郑其戾止,弁巾俅俅。爰率童冠,以咏以游。
属兹暮春,言眺中州。慷当以歌,企彼前修。何以乐此,薄写我心。
濯缨于泉,援琴于林。求我良友,言陟云岑。苒苒云木,交交鸣禽。
山则有石,川则有波。君子维教,乃切乃磋。翩其白驹,越于涧阿。
逝将去此,忧如之何。日月于迈,山川逶迤。怀君之来,方何为期。
爰绘于图,亦颂以诗。归言观之,式慰尔思。
魏收(507年—572年)字伯起,小字佛助,钜鹿下曲阳(今河北晋州)人,南北朝时期史学家、文学家。北魏骠骑大将军魏子建之子。与温子升、邢邵并称“北地三才子”。魏收历仕北魏、东魏、北齐三朝。天保二年(551年),他正式受命撰魏史,魏收与房延祐、辛元植、刁柔、裴昂之、高孝干等“博总斟酌”,撰成《魏书》一百三十篇,记载了鲜卑拓跋部早期至公元550年东魏被北齐取代这一阶段的历史。书成之后,众口喧嚷,指为“秽史”,魏收三易其稿,方成定本。后官至尚书右仆射,天保八年(557年)迁太子少傅。武平三年(572年)去世,朝廷追赠他为司空、尚书左仆射,谥文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