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塞鸿秋·春情

元代张可久

疏星淡月秋千院,愁云恨雨芙蓉面。
伤情燕足留红线,恼人鸾影闲团扇。
兽炉沉水烟,翠沼残花片。
一行写入相思传。
写人 相思 散曲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疏疏的星,淡淡的月,冷冷清清秋千院,愁如云,恨似雨,布满芙蓉般的脸面。
寂寞伤心,深情在燕足上系红线,对镜照芳容,形影孤单好烦恼,百无聊赖摇团扇。
看香炉里烟气低沉,池塘中落花成片。
这些景物都像一行行字句写入了相思传。

注释
淡月:不太明亮的月亮或月光。
愁云:谓色彩惨淡,望之易于引发愁思的烟云。
伤情:伤感
燕足留红线:曲出宋曾慥类说引《丽情集·燕女坟》:宋末妓女姚玉京后夫敬瑜,敬瑜死后,玉京守志奉养公婆。常有双燕筑巢于梁间。一日,其中一只被鸷鹰捉去,另一

赏析

  首句先描景渲染萧条凄楚的气氛,统领全曲的主色调。“芙蓉面”用得贴切形象,极言女子娇好的容颜,含蓄而准确。把女子的容颜喻为芙蓉,更添西施般娇柔之态,极需人之呵护。

  第二句借以典故抒发对男子的思念之深切,含蓄而恰到好处地表达女子内心深处欲迸发出来的情感。“燕足留红线”取自宋曾慥类说引《丽情集·燕女坟》的典故感人至深,作者匠心独运,反其意而用之,增添无奈、凄楚之感。“恼人鸾影闲闭扇”出自《异苑》中的罽宾国王与鸾的故事,类比见出女主人公抑郁难耐的心情,比平铺直叙的哭诉更显深刻而有力。

  后两句寄纷繁的花瓣及沉香之烟以相思,草草结束相思之曲,却很好地把女子对男子的相思之意推向最高处。

  

创作背景

  作者为了描写女子对男子的相思之情,故写下了这首散曲,具体作年不详。  

参考资料:

1、 蒋星煜 等.元曲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1007-1008
张可久

张可久

  张可久(约1270~1348以后)字小山(一说名伯远,字可久,号小山)(《尧山堂外纪》);一说名张可久肖像(林晋生作)可久,字伯远,号小山(《词综》);又一说字仲远,号小山(《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庆元(治所在今浙江宁波鄞县)人,元朝重要散曲家,剧作家,与乔吉并称“双壁”,与张养浩合为“二张”。► 225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锦堂四景图 其二 夏云多奇峰

金朝李俊民

幸得从龙变态,尚何出岫无心。正苦人閒畏日,不思天上为霖。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宫中行乐词 其三

唐代李白

卢橘为秦树,蒲萄出汉宫。烟花宜落日,丝管醉春风。

笛奏龙鸣水,箫吟凤下空。君王多乐事,何必向回中。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菩萨蛮·夜来皓月才当午

唐代温庭筠

夜来皓月才当午,重帘悄悄无人语。深处麝烟长,卧时留薄妆。
当年还自惜,往事那堪忆。花露月明残,锦衾知晓寒。
女子 相思 抒情 愁绪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为房仲赠姬人时斋素独居一室

明代胡应麟

尽抛铅粉着袈裟,长日焚香诵法华。不学杨枝辞白傅,暂同桃叶住王家。

台深弄玉鸾箫断,殿锁飞琼鹤驭遐。自是莲花离火宅,子猷狂兴为谁赊。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八月十九日与张良甫宿彭城风雨有作

明代张宁

夕阳初挽上洪舟,邂逅彭城此夕秋。世事关心多感慨,故人相见易淹留。

对床风雨疑前梦,举目江河念昔游。幽话更长秋夜短,不禁钟鼓起谯楼。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西朋老居士七十一初度闻以放生为乐放生之报报在上寿仅广其意作二章以为公劝 其二

明代释今无

世间无物胜深慈,试向天伦自验之。我把声声敲大海,与君相见共庞眉。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戍妇词一首

宋代许棐

半落釭花午夜闲,戍衣裁就寄君难。雁来不带平安字,却带边风入帐寒。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韵陈成季郡会

宋代刘子翚

疾雨狂风恨若何,芳晨坐觉寺闲过。
惜花意欲春长在,对酒年来饮不多。
雅会欣闻珠履集,新词好付雪儿歌。
风流阁老推前辈,喜客温颜似醉酡。
张可久

张可久

  张可久(约1270~1348以后)字小山(一说名伯远,字可久,号小山)(《尧山堂外纪》);一说名张可久肖像(林晋生作)可久,字伯远,号小山(《词综》);又一说字仲远,号小山(《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庆元(治所在今浙江宁波鄞县)人,元朝重要散曲家,剧作家,与乔吉并称“双壁”,与张养浩合为“二张”。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