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拨不断·布衣中

元代马致远

布衣中,问英雄。王图霸业成何用!禾黍高低六代宫,楸梧远近千官冢。一场恶梦。
怀古 追忆 历史 感慨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平民百姓之中,试问那几个英雄人物,称王称霸建立功业究竟有什么用处?你看那六朝宫殿,如今长满了高高低低的禾黍;千万名达官的坟墓上,如今远远近近长满了楸树和梧树。只不过像是一场恶梦。

注释
双调:宫调名。元曲常用宫调之一。拨不断:曲牌名。又名“续断弦”,属双调宫曲调。此调流行于南宋和元代。全曲六句,句句押韵。
布衣:指平民百姓。
王图霸业:成王的宏图,称霸的大业。
六代:即六朝,指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均在今南京建都。
楸(qiū)梧:两种树木名,既是制棺的用材,又是墓地常植

创作背景

  马致远早年专注于求取功名,但在长期得不到重用的情况下,他开始看破红尘,追求超然物外的生活,转而厌恶追逐功名。在这种心境之下,马致远作了多首《拨不断》无题小令,现存十五首。此曲即为其中之一。   

参考资料:

1、 滕 森.元曲三百首彩图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6:91
2、 蒋星煜 等.元曲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252-253

赏析

  此曲起首两句“布衣中,问英雄”,显示了两个方面的历史事实:一是历史上“王图霸业”的缔造者,尽管都被戴上了“天命所归”、“真龙天子”的桂冠(这情形就同他们失败了就被换上“贼”“寇”的帽子一样),但实际上多来自“布衣”;二是布衣们视这些幸运儿为“英雄”,并将此视为终生奋斗的最高目标。这后一方面看来尤使作者不满,故要向“英雄”们“问”上一问。第三句初看也有点似问非问。“成何用”本身便有不成用的意味。不过作者在这里实有问意,因为随后他便自问自答,并通过揭晓的答案来阐明了全曲的主旨。

  “禾黍高低六代宫,楸梧远近千官冢”是工整而精警的对仗。“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诗经·王风·黍离》)远在西周

  
马致远

马致远

  马致远(1250年-1321年),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字致远,晚号“东篱”),汉族,大都(今北京)人,另一说(马致远是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人,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当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间,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 78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 其八十九

明代释函是

望夕光沉魄,晴林影尚微。为云曾不是,即月岂全非。

过眼山容隐,含情夜色晖。若教迟皓洁,已丧目前机。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中济侍郎帅庆得乘字

宋代杜纯

羌马轶河西,诏下绝贡聘。自是封疆臣,都俞命弥敬。

莫如小司徒,钦哉往临庆。貔貅十万人,大半爵公乘。

恩将怀其心,威足系其颈。牧无南向尘,指挥罔不定。

边氓歌夜耕,更续公刘政。今日燕西园,愧接儒林盛。

阳关断谁肠,笑把金钟听。家世本诗书,无劳霍去病。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绯桃

宋代王庭圭

衣裁缃缬态纤秾,犹在瑶池午醉中。嫌近清明时节冷,趁渠新火一番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上元禁乐

宋代胡宿

此夜重城凤脑寒,放游车马接通阛。汉祠歌罢天坛冷,钧奏声沈帝所閒。

红蜡枉残春色里,青楼空占月明间。仙壶定有寻芳处,公子雕鞍两两还。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断碑

宋代顾逢

此地何时立,相传岁月多。
仅留残刻在,免得后人磨。
剥处补苍藓,断痕穿细莎。
欲知前代事,几度读来讹。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张子荩春北上

明代徐渭

离筵驿路正芳梅,骑马听莺是此回。旧日繻生关吏识,新年罗袖内家裁。

泽兰把赠携春色,苑杏留花待异才。却说涸鳞县尾在,欲从天上借风雷。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高滦汀掌科选兵辽阳

明代符锡

西师未报□残虏,十仗交驰且莫休。近侍忽惊千里别,行频应缓九重忧。

辽阳风物宜周访,藩镇机宜属细筹。俎豆有儒宁似者,迟归还许疏宸旒。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别何古林八首 其三

明代王渐逵

梅花缥缈障烟萝,第一峰头月色多。花月留人君不住,自煮山茗自樵歌。

马致远

马致远

  马致远(1250年-1321年),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字致远,晚号“东篱”),汉族,大都(今北京)人,另一说(马致远是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人,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当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间,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