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实甫(1260年-1336年),名德信,大都(今北京市)人,祖籍河北省保定市定兴(今定兴县)。元代著名戏曲作家,杂剧《西厢记》的作者,生平事迹不详。王实甫与关汉卿齐名,其作品全面地继承了唐诗宋词精美的语言艺术,又吸收了元代民间生动活泼的口头语言,创造了文采璀璨的元曲词汇,成为中国戏曲史上“文采派”的杰出代表。著有杂剧十四种,现存《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三种。《破窑记》写刘月娥和吕蒙正悲欢离合的故事,有人怀疑不是王实甫的手笔。另有《贩茶船》、《芙蓉亭》二种,各传有曲文一折。► 10篇诗文
客从外国来,遗我日本刀。光磨七尺镜在掌,格格刺刺寒菱毛。
夜夜声沉复声响,射人阴火沙号号。过海能令海神战,过河能令蛟母变。
此刀托身寒星华,仄面削石如削瓜。动着颜面丹赭红,报雠报恩两眼雄。
国人七岁教舞剑,八岁教刀更教箭。十岁身长腰在鞘,刀间不使妇人见。
处处创痕满体瘢,刀利刀钝听刀环。打铁打刀宣咒语,杀人祭刀尸祭雨。
提出冥冥海气腥,残形短首髑髅鸣。谁能夺取跨上马,为君定统平天下。
王实甫(1260年-1336年),名德信,大都(今北京市)人,祖籍河北省保定市定兴(今定兴县)。元代著名戏曲作家,杂剧《西厢记》的作者,生平事迹不详。王实甫与关汉卿齐名,其作品全面地继承了唐诗宋词精美的语言艺术,又吸收了元代民间生动活泼的口头语言,创造了文采璀璨的元曲词汇,成为中国戏曲史上“文采派”的杰出代表。著有杂剧十四种,现存《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三种。《破窑记》写刘月娥和吕蒙正悲欢离合的故事,有人怀疑不是王实甫的手笔。另有《贩茶船》、《芙蓉亭》二种,各传有曲文一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