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九日酌菊酒诗

南北朝刘孝威

露花疑始摘,罗衣似适薰。馀杯度不取,欲持娇使君。

刘孝威

刘孝威

  刘孝威(?~548)南朝梁诗人、骈文家。名不详,字孝威。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出生官宦之家,齐大司马从事中郎刘绘之子、刘孝绰第六弟。生年不详,卒于梁武帝太清二年。孝威以诗胜,三兄孝仪以文胜,故孝绰有“三笔六诗”之誉,气调爽逸,风仪俊举。初为安北晋安王法曹,转主簿。隋书·经籍志》著录《刘孝威集》十卷,今佚。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辑有《刘孝仪孝威集》。今存诗约六十首。

► 60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玉交枝 上元屏山生日,过堪喜斋,滇生大司马属咏白牡丹

清代顾太清

天上人间,月明灯夕,蓦遇蕊宫仙子。帘卷东风春满座,众里谁能相比。

霓裳金带,半拖烟雾朦胧,瑶池初下应如是。生怕夜寒料峭,微风斜倚。

天然素质端方,不须假借,淡妆翻称容止。且留住、仙裾缟袂,莫轻举、乘鸾飞起。

恰宜在、深深院里。锦堂香暖尚书第。素富贵长春,对花共醉红灯底。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襄阳咏史 其四十七 涌月亭

金朝李俊民

徘徊亭上晚相宜,月与高人本有期。不比寻常三五夜,十分圆后是来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追和江东之学士留寓南京上新河徐氏园亭之作 其一

明代程敏政

留寓得林坰,浑疑宿幔亭。禽声翻角徵,山色中丹青。

雨竹驱尘净,风花又梦馨。主人能解事,终夕候文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哭车质斋师

清代李颖

退之文字羲之字,大江以南首屈指。门前问字车马屯,陶成多士作佳士。

梁溪邵师昨岁殂,同作长歌问天只。邵师既往情感伤,幸得吾师健饭耳。

那堪鹤召游东维,不见人间泪如水。二十年来一刹那,老成凋谢已如此。

呜呼自古谁不死,既死不朽人有几。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诗寄懒翁兼简士特温其原仲致仲昆季

宋代刘子翚

懒翁疏散无与俦,结庵名懒山之幽。
萧然杖履岩壑裹,似是当年嵇阮流。
云何出处戾初志,束书负剑俄西游。
悲猿攀车鹤卧辙,去意勇决谁能留。
庵垂铁锁人迹断,破窗鸣纸风飕飕。
曳裾我昔翁六客,岂知继踵居翁室。
里闾应记往还频,猿鹤乍惊宾主易。
尔来庭户已更创,尚榜翁名志陈迹。
傍庵小树昔亲栽,凿沼今迁在檐北。
我山亭阚旧墙东,此景新成翁未识。
遥知捧檄遵归途,摘山官况今何如。
书来颇厌作吏冗,傣禄仅可供妻孥。
趋庭日一见官长,脚靴手板常睢盱。
簿书有程那得懒,却视故隐真蘧庐。
寄声频慰吾人望,往时交友皆无恙。
鹅峰诸刘更互来,清湖居士时相访。
中郎司户又继归,酒社文盟气增壮。
我惭浅拙难强陪,每忆翁才真辈行。
指衣早赴竹林期,莫遣移文重前谤。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宿溪声阁望香炉峰偶成二律 其一

宋代岳珂

阒历烟岩古,琮琤雪涧横。海潮秋八月,山雨夜三更。

肯作随流想,难忘漱石情。壮怀徒激烈,聊复以诗鸣。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齐天乐(赋橙)

宋代史达祖

犀纹隐隐莺黄嫩,篱落翠深偷见。细雨重移,新霜试摘,佳处一年秋晚。荆江未远。想橘友荒凉,木奴嗟怨。就说风流,草泥来趁蟹螯健。
并刀寒映素手,醉魂沉夜饮,曾倩排遣。沆瀣含酸,金罂裹玉,蔌蔌吴盐轻点。瑶姬齿软。待惜取团圆,莫教分散。入手温存,帕罗香自满。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方叔渊先生自赵屯归城中韵

元代朱德润

晨发赵屯路,郊务曷胜纪。扁舟转重滩,棹激浪还汜。

村深鸡竞鸣,时见出农耜。枫林宿霭收,茅屋炊烟起。

依稀远江湖,渐觉近城市。逢人问归程,舟子行且喜。

宿雨起新涨,蒹葭没秋水。思倦名利涂,醒心甘洗耳。

先生弃儒冠,高蹈出乡里。优游吴楚间,生事丹砂里。

壮年厌世纷,岁暮少知己。欲拂珊瑚竿,东溟钓青鲤。

学仙终难期,世事那有已。得钱聊问道,垂老无妻子。

故人怀千里,岂念固穷士。

刘孝威

刘孝威

  刘孝威(?~548)南朝梁诗人、骈文家。名不详,字孝威。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出生官宦之家,齐大司马从事中郎刘绘之子、刘孝绰第六弟。生年不详,卒于梁武帝太清二年。孝威以诗胜,三兄孝仪以文胜,故孝绰有“三笔六诗”之誉,气调爽逸,风仪俊举。初为安北晋安王法曹,转主簿。隋书·经籍志》著录《刘孝威集》十卷,今佚。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辑有《刘孝仪孝威集》。今存诗约六十首。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