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山之阴郁葱茜,上日开筵集群彦。入门已觉禅境旷,放怀且慰书佣倦。
石林秋风晚更急,山城野色寒初变。长松挺拔各千尺,堕叶飞来时一片。
雨垂弱蔓当井角,泉引青苔入阶面。移床曳屣各散漫,接句行杯自流转。
交挂卑枝白纻衣,叠欹细草轻纨扇。云开绝壁霞隐明,风度危梢露惊溅。
楸梧莽苍谁氏冢,金碧辉煌梵王殿。百年荒废自足惜,昔者荣华竟谁羡。
田园閒日思把耒,淮海经时尚传箭。共嗟寇盗困徵发,深幸羁穷及谈宴。
感君相与重意气,使我顿欲忘贫贱。天外清风似流水,林端落日如红茜。
岂知驱车复为别,愿得载酒频相见。醉醒聚散安可常,悲吟怅望西飞燕。
(1321—1381)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2432篇诗文
堂堂王夫子,实为乡曲英。十年游太学,冬雪而秋萤。
南宫掇异等,四海驰俊声。未展霄汉志,忧患遽所丁。
自言程之徒,高论何峥嵘。彬彬媚学子,鼓箧称诸生。
何必骛时文,但贵存其诚。道义苟内充,爵禄必尔缨。
吾师昔如斯,草泽膺弓旌。劝讲迩英阁,探颐多研精。
祝李乐其说,谈辨惟纵横。仲子颇守常,归来自穷经。
一日贤诏下,折桂何芳馨。先生遂荐之,横经阖闾城。
又欲荐祝子,可方古岩耕。宜从布衣起,知足平搀抢。
贵公问其人,科举颇所更。答言彼材豪,不肯循度程。
贵公闻之笑,何以取官荣。推毂既未效,鼓枻归洞庭。
先生跻禁从,仲子亦飞腾。召对趋九陛,一言帝心倾。
亟命迁京秩,训词人所惊。庶可共学者,品题自师评。
李子独不偶,沿流出舒荆。游谒公卿间,落寞无所成。
迩来贫且病,屏迹居四明。自言已膏肓,无以保性灵。
我嗟师友义,此道久凋零。寄言后学者,中庸当力行。
豫章古城牙城南,何年凿井置铁柱。井深江通没不见,时寒水涸始一露。
玩之非石亦非铁,孤立差牙若枯树。人言旌阳锁水母,此语荒唐奚所据。
或云藉此压江涛,兹理或有谁者劳。顾今伏腊尽奔走,归美真君瑶殿高。
金灯翠旗日来御,雕阑玉槛围周遭。俗论纷纷不须辨,秋风日暮尘满县。
乞籴民宵征,出粜官夙驾。艰食间填壑,灾星未退舍。
七闽况多山,厥田惟中下。年登谷粟贱,逐末贪白话。
一逢岁不稔,大半为饥者。公私久匮乏,谁欤可资藉。
哀哉南亩农,长年服耕稼。倾囷了租赋,仅逃吏胥骂。
东作已无粮,贪赊宁论价。负逋罄产偿,求售忘早夜。
逡巡生计尽,失所安足讶。尉仙明达人,出语补风化。
咄彼兼并家,敛衽当愧谢。
(1321—1381)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