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頔(dí)(一三○四~一三七七),字道原,绩溪,(今属安徽省)人。擅长隶书,博学广闻。曾任台州学正,后时艰不仕,隐居山中。入朝屡召不出,洪武十年(一三七七)终老于家。归隐时曾结庐为读书舍,其书斋取名“贞素斋”。著有《贞素斋集》、《北庄遗稿》等。《新元史》有传。► 113篇诗文
经年苦行役,遑其顾所私。予假得三日,喜几不自持。
那知入门后,百忧攒两眉。仆走向前道,数日未晨炊。
枵腹相待久,主来适其时。主来何所有,看囊竟如斯。
向内室人谪,稚子怨朝饥。微禄不糊口,作官欲何为。
平生豪壮气,忽忽若披靡。谁知夷由节,祇贻家人嗤。
唯予两尊人,温语好慰之。儿自行尔志,莫以穷愁移。
匪缘贫无怨,何云涅不缁。幸有头上簪,可供釜中糜。
子其苦茹荼,予将甘如饴。丈夫抱微尚,肯徇儿女悲。
且谩学古人,愤作北门诗。
舒頔(dí)(一三○四~一三七七),字道原,绩溪,(今属安徽省)人。擅长隶书,博学广闻。曾任台州学正,后时艰不仕,隐居山中。入朝屡召不出,洪武十年(一三七七)终老于家。归隐时曾结庐为读书舍,其书斋取名“贞素斋”。著有《贞素斋集》、《北庄遗稿》等。《新元史》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