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黄天开霁,夜黑雨复作。天公亦侮人,稔岁变凶恶。
湿薪炊午庖,生稻炒晨镬。十日九阴雨,何处散吾脚。
况味固不佳,光景亦萧索。孰云岁功成,尚乃滞耕穫。
倩谁开扶桑?四海一照烁。
舒頔(dí)(一三○四~一三七七),字道原,绩溪,(今属安徽省)人。擅长隶书,博学广闻。曾任台州学正,后时艰不仕,隐居山中。入朝屡召不出,洪武十年(一三七七)终老于家。归隐时曾结庐为读书舍,其书斋取名“贞素斋”。著有《贞素斋集》、《北庄遗稿》等。《新元史》有传。► 113篇诗文
谁言壮士不病疟,汉大将军寒栗作。又闻明德重君子,来病君子是为虐。
热欲倚冰山,冷思著火灼。播弄一任其炎凉,来如潮汐时不错。
吾弟少年壮且强,何亦为彼所束缚?自昔怖疟晋石虔,威敌陷阵真矍铄。
愈疟更有齐桓康,人画其形争惊愕。君诗不让老杜强,试自诵之又奚若?
不然逃疟须善忘,纷纷投赠殊难略。君不见,正气日胜邪气衰,中医自古称勿药。
舒頔(dí)(一三○四~一三七七),字道原,绩溪,(今属安徽省)人。擅长隶书,博学广闻。曾任台州学正,后时艰不仕,隐居山中。入朝屡召不出,洪武十年(一三七七)终老于家。归隐时曾结庐为读书舍,其书斋取名“贞素斋”。著有《贞素斋集》、《北庄遗稿》等。《新元史》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