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临平泊舟

元代黄庚

客舟系缆柳阴旁,湖影侵篷夜气凉。
万顷波光摇月碎,一天风露藕花香。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夏夜泊舟所见的景色,境界阔大,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在作客他乡时的那种孤独寂寞, 相当敏感,对身边的防范和感应都达到了一个无以复加的地步。

  “客舟系缆柳阴旁,湖影侵篷夜气凉”,诗人在一个月光明亮的夜晚在柳阴旁泊舟,只觉得湖光月影映照着船篷,带给人丝丝的凉意。这句写出了诗人在船篷中,却明显感觉到外面的湖影水气带给自己的凉意。 后面两句说月光被摇碎,让人心酸不已。对于诗人来说,这月光或者代表着他的理想,或者思念。这让人想到第一句里的“柳”。柳所代表的意象,别离居多,也许诗人正在面对一场别离,这让诗人觉得怅然若失。月亮碎了,只剩下藕花的香味。

  夏夜中的凉爽是令人感到舒服的

  

黄庚

  黄庚,字星甫,号天台山人,天台(今属浙江)人。出生宋末,早年习举子业。卒年八十馀。晚年曾自编其诗为《月屋漫稿》。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关诗文。黄庚诗,以原铁琴铜剑楼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错诲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诗十馀首。► 499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运判再以前韵见寄

宋代韩维

突兀朱堂冠北城,云峰满目互阴晴。
凭栏不负思山意,对酒何烦考鼓声。
清话从容双尘秃,雕章温丽百金轻。
归轩未必能相迟,梦绕西湖春水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自得 其六

元代李道纯

日用别无事,维持一己诚。静中调气息,动则顺人情。

晦德同其俗,含华不显明。真闲真乐处,常静与常清。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出塞四首 其一

明代陈琏

亲征诏初下,我师今有名。平生誇勇决,策勋在兹行。

铁衣光耀日,宝刀新发硎。誓当献奇捷,何须请长缨。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寿表侄谢文石时文石游端州 其二

明代张萱

绛帐高悬端水湄,笔耕舌耨乐难支。人中眉寿天中节,长命何须五色丝。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尹存庵行卷

宋代陆文圭

钱塘築坞高于郿,黄金铸所九鼎移。
木棉羁魂招不得,方士入海从安期。
庐陵二老当时在,翰墨先芒透纸背。
尔后空闻化鹤归,我今欲见啼鹃秆。
长安市上重经过,逢人间是伯休那。
勒君且寻遂初赋,人家国事竟何如。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浮冈

宋代高似孙

山含宿冻未曾销,鸟去仍回水路遥。
千树梅花三尺雪,一帆风力半江潮。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庭桧呈蒋颖叔

宋代曾巩

樛枝高下秀森森,曾寄名卿异俗心。草舍一时成往事,松身千尺见新阴。

声清不受笙竽杂,气劲能遗霰雪侵。汉节从来纵真赏,谢庭兰玉载芳音。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永安再见裴材山人二首 其二

宋代郭祥正

未到君家兴已阑,浮山十里望青山。梅花正似山阴雪,却棹孤舟夜半还。

黄庚

  黄庚,字星甫,号天台山人,天台(今属浙江)人。出生宋末,早年习举子业。卒年八十馀。晚年曾自编其诗为《月屋漫稿》。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关诗文。黄庚诗,以原铁琴铜剑楼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错诲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诗十馀首。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