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高宗御书

元代欧阳玄

君王不受辟寒钗,永巷泥金进损斋。欲上太清楼下石,啼鸦落日满宫槐。

欧阳玄

欧阳玄

元代史学家、文学家。延祐年间(1314年—1320年),欧阳玄任芜湖县尹三年,不畏权贵,清理积案,严正执法,注重发展农业,深得百姓拥戴,有“教化大行,飞蝗不入境”之誉。在任内,对芜湖名胜古迹,多加保护修葺,据传“芜湖八景”,是其在任时所形成。对每景都题有七律一首(见康熙《太平府志》和《芜湖县志》),常游“荆山寒壁”,因与家乡荆州的荆山同名,所以其有“三年楚客江东寓,每见荆山忆故乡”之句。离任时,对芜湖依念绵绵。后人将荆山之水取名“欧阳湖”,简称“欧湖”,以志纪念。► 66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除夜

宋代王宾

落托功名挽不前,围炉兀坐夜萧然。腊残画角东风里,春到梅花小雪边。

守得岁来慵揽镜,送将穷去自装船。平明点检人间事,只有诗魔似去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寒食

明代庞嵩

一烬绵山见未能,至今闻说总堪矜。尧庭自合栖巢父,汉室何妨傲子陵。

肉食土茅遗割股,蛰蛇风雨愤龙升。君臣义分嗟何及,禁火千山俗尚仍。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山路见梅,感而有作

唐代钱起

莫言山路僻,还被好风催。行客凄凉过,村篱冷落开。
晚溪寒水照,晴日数蜂来。重忆江南酒,何因把一杯。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金陵早春奉怀白岩翁次致政志喜之韵

明代边贡

晋山迢递隔吴乡,碧树千重雁几行。江上再逢新岁月,箧中时检旧篇章。

名叨启事心常愧,迹阻门庭梦不忘。已恨两京成远别,可堪踪迹更殊方。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以谢玄晖鼓吹曲分题赋诗送萧伯龄赴春官 其二 金陵帝王州

明代梁兰

大明丽中土,南京□王城。允矣天命符,实从王迹兴。

明堂当中开,四夷日来庭。宵衣亟平治,临轩策材能。

眷言竭臣忠,千载扬芳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寿李北山先生八十

明代于慎行

君不见扶桑之下一杯水,一峰突出三千里。其北有济西有濮,当代词坛宗二李。

济南修文地府深,濮阳垂老卧空林。同时已抱千秋恨,异调俱称大雅音。

江淮当日嗟流落,尚玺先朝官不薄。双袖天风逐鸟还,一竿秋水知鱼乐。

至人遗形在杜机,如翁达生识者稀。不从北阙怀簪绂,不向西山采蕨薇。

安期大药欺人久,石家金谷谁能守。有田但种东陵瓜,有钱但买宜城酒。

只今号作北山人,素发丹颜八十春。蹑屐当閒青玉杖,呼卢时侧紫纶巾。

半酣击缶耳稍热,笑拥如花歌未歇。洛阳七贵眼中尘,长安五陵原上月。

天道有盈日有虚,得名得寿福已馀。璇闺况继中郎业,金匮还传太史书。

中郎太史亦尔尔,君家柱下差足拟。请为小著五千文,藏在白云封中石闾底。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甲辰仲冬赋呈葵园师 其二

清代吴庆坻

并世有硕儒,方雅镇流俗。幸厕籍湜伦,韩门仰培沃。

暌离过廿稔,失喜访灵麓。拙工倚大匠,隐栝到曲木。

奉手请旧业,蒿目悼危局。俯仰身世感,愀焉轸心曲。

小子有狂言,勤拳效忠告。古称不朽三,造物靳庸福。

南菁经解编,东华史宬录。传讽遍海内,学子丐膏馥。

投簪味道腴,勤学资先觉。甄文重流别,姚李踵芳躅。

孔传刊伪文,班书证疑读。遐哉千祀业,悉数屡更仆。

葵心倾太阳,匪曰智卫足。公当勉加饭,弟子行抱蜀。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钱伸仲挽诗二首 其二

宋代洪适

秋来鸿羽得新文,不谓回封限九原。起起若为偿岁梦,嘻嘻无复对朝言。

一编徒挂延陵剑,三径谁开靖节樽。尘迹盖棺浑莫问,墓头黄石拜儿孙。

欧阳玄

欧阳玄

元代史学家、文学家。延祐年间(1314年—1320年),欧阳玄任芜湖县尹三年,不畏权贵,清理积案,严正执法,注重发展农业,深得百姓拥戴,有“教化大行,飞蝗不入境”之誉。在任内,对芜湖名胜古迹,多加保护修葺,据传“芜湖八景”,是其在任时所形成。对每景都题有七律一首(见康熙《太平府志》和《芜湖县志》),常游“荆山寒壁”,因与家乡荆州的荆山同名,所以其有“三年楚客江东寓,每见荆山忆故乡”之句。离任时,对芜湖依念绵绵。后人将荆山之水取名“欧阳湖”,简称“欧湖”,以志纪念。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