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阳春曲·春思

元代王和卿

柳梢淡淡鹅黄染,波面澄澄鸭绿添,及时膏雨细廉纤。门半掩,春睡殢人甜。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柳树梢染上了淡淡的鹅黄色,清清的水波新添了淡淡的绿色,春天细细的小雨纤细绵绵,门半掩着,里面有人被春天困住而甜甜地睡眠。

注释
阳春曲:又名喜春来、惜芳春,属中吕宫曲调,也可入正宫。
鹅黄:淡黄色,喻柳色。
鸭绿:形容清清的水色。
膏雨:甘霖。
廉纤:形容小雨。
殢(tì):困扰,纠缠不清。

参考资料:

1、 吕薇芬.《元曲三百首 》 :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26页
王和卿

王和卿

  王和卿, 元代散曲家。大名(今属河北省)人,生卒年字号不详。《录鬼簿》列为"前辈名公",但各本称呼不同,天一阁本称为"王和卿学士",孟称舜本却称他为"散人"。他与关汉卿是同时代人,而又比关汉卿早卒。明·朱权《太和正音谱》将其列于“词林英杰”一百五十人之中。现存散曲小令21首,套曲1首,见于《太平乐府》、《阳春白雪》、《词林摘艳》等集中。► 15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居虫

清代魏坤

人生如瓜牛,长负躯壳累。何况外缘假,妄思得久寄。

兹物生海壖,乃具周身智。常共水族游,爱此一螺翠。

延缘遂迁入,宛转据其内。腥涎吐清波,微风纳凉吹。

扬鬐遇钓师,触急辄惊避。两两收霜钳,虚中得静閟。

晏然称寓公,久亦渐忘伪。如以物附物,是一即非二。

而我辞乡国,岁岁困旅次。结屋少定踪,对之发深喟。

暇或笺虫鱼,为汝别种类。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八月十五酬从兄常望月有怀

唐代武元衡

坐爱圆景满,况兹秋夜长。寒光生露草,夕韵出风篁。
地远惊金奏,天高失雁行。如何北楼望,不得共池塘。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兄长寄五诗依韵和寄诗各有所怀 其一

宋代孔平仲

忆昔西寻山下园,芙蓉香里醉颓然。幽篁迸笋无馀地,老木交阴不计年。

彻幕旋迎秦望雨,汎杯旁引鉴湖泉。旧游寂寞今谁到,应有秋苔长绿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纪行歌送陈士惟新喻教授

明代袁华

陈广文短而精悍才且㒞,投老远之新喻任。中流扬舲张大帆,乌帽霜华点秋鬓。

忆别楚乡今十年,梦想江山动游兴。忆昨经览初,看山数去程。

放舟娄江口,挂席南风轻。长年三老椎大鼓,酾酒割牲祈降灵。

开头捩柁入扬子,东望淮沙海门紫。鲸鱼吹浪波冥冥,不觉狼山去如驶。

舟行三日数百里,忽见金焦屹相峙。铁瓮城颓壁垒荒,百战英雄嗟已矣。

晓行朱金沙,暮泊石头城。不闻商女歌玉树,黄芦苦竹生秋声。

复溯彭郎矶,还经敷浅源。落帆官亭湖,遥见香垆烟。

却忆仪真不数日,行尽长江十三驿。大孤雨晴冰鉴开,白石青林映行色。

始离墟落见城市,高阁魏魏对山起。摩铁柱,吊旌阳,俯仰清风怀孺子。

三洲橘熟秋雨霜,枫林点染兼丹黄。烟华万井照金碧,石城百雉围清江。

范太史,清江生。视草登紫阁,看花游玉京。子今往,彼我歌纪行。

范公虽仙典刑在,山川草木皆知名。醉歌击唾壶,君毋忧问涂。

安得成宽辈,写作长江图。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塞下曲 其二

明代史鉴

河水东流风北来,孤城画角秋生哀。白头边将不知老,弯弓时上单于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忆秦娥 伤逝

清代周贻繁

天苍苍。雨声萧瑟更声长。更声长。几分愁病,九转回肠。

梦魂来去空微茫。相看无语心彷徨。心彷徨。一声鸡唱,万种凄凉。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别徐秀

宋代曹彦约

出京才四日,雨雪日一县。
行偏淛江头,梦识庐山面。
相逢兄弟欢,莫作儿女恋。
归讲动心旌,春风摇柳线。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何正臣主簿

宋代王安石

何郎冰雪照青春,应敌皆言笔有神。
鲁国儒人何独少,元君画史故应真。
百年冠盖风云会,万里山川日月新。
何但诸公能品藻,会须天子擢平津。
王和卿

王和卿

  王和卿, 元代散曲家。大名(今属河北省)人,生卒年字号不详。《录鬼簿》列为"前辈名公",但各本称呼不同,天一阁本称为"王和卿学士",孟称舜本却称他为"散人"。他与关汉卿是同时代人,而又比关汉卿早卒。明·朱权《太和正音谱》将其列于“词林英杰”一百五十人之中。现存散曲小令21首,套曲1首,见于《太平乐府》、《阳春白雪》、《词林摘艳》等集中。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