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南吕】干荷叶

元代刘秉忠

干荷叶,色苍苍,老柄风摇荡。减了清香,越添黄。都因昨夜一场霜,寂寞在秋江上。

干荷叶,映着枯蒲,折柄难擎露。藉丝无,倩风扶。待擎无力不乘珠,难宿滩头鹭。

根摧折,柄欹斜,翠减清香谢。恁时节,万丝绝。红鸳白鹭不能遮,憔悴损干荷叶。

干荷叶,色无多,不奈风霜锉。贴秋波,倒枝柯。宫娃齐唱《采莲歌》,梦里繁华过。

南高峰,北高峰,惨淡烟霞洞。宋高宗,一场空。吴山依旧酒旗风,两度江南梦。

夜来个,醉如酡,不记花前过。醒来呵,二更过。春衫惹定茨蘼科,绊倒花抓破。

干荷叶,水上浮,渐渐浮将去。跟将你去,随将去。你问当家中有媳妇?问着不言语。

脚儿尖,手儿纤,云髻梳儿露半边。脸儿甜,话儿粘。更宜烦恼更宜忺,直恁风流倩。

刘秉忠

刘秉忠

  刘秉忠(1216-1274年),初名刘侃,字仲晦,号藏春散人,邢州(今河北邢台市)人。因信佛教改名子聪,任官后而名刘秉忠。元朝杰出政治家、文学家。刘秉忠是元初政坛一位很具特色的政治人物,对于元代政治体制、典章制度的奠定发挥了重大作用。同时,又是一位诗文词曲兼擅的文学家。至元十一年,逝世。元世祖赠太傅,封赵国公,谥号文贞。元成宗时,追赠太师,改谥文正。元仁宗时,追封常山王。

► 146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老君十六变词 其十

隋代佚名

十变之时。生在东南出风门。尽出天道安山川。置立五岳集灵仙。

吹嘘寒暑生万民。烦气众生人得真。置立五藏施心神。

动作六神能语言。有生有死须臾间。如水东流何时还。

邂逅相代不得停。何不习善求长生。槃散流俗入胶盆。

不能免离丧子身。欲求度世于中禅。搦心不坚固仙根。

音聋音哑都不伦。由子前身谤经文。论说道士毁圣人。

在恶必报受罪缘。但勤自责莫怨天。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冶城怀古 其一

明代徐熥

千里山河霁色开,清秋临眺独徘徊。虹桥隐隐龙江绕,雁塔双双雉堞回。

落日寒潮螺女渡,冷烟衰草越王台。当年霸业俱尘土,愁听荒原鸟雀哀。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续三妇艳二首 其二

明代胡应麟

大妇妆初成,一顾倾人城。中妇妆乍毕,一盼倾人国。

少妇妆未己,一笑倾人主。有酒清且旨,交加学连理。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高士颂九十一首 其五十一 挚峻

明代黄省曾

京兆伯陵,□峰屏躅。太史腾书,兴言报复。知足无虞,守玄袪辱。

居士灵祠,春秋自续。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游杨鸿卢南园次韵二首 其二

明代商辂

咫尺南园接上林,共娱风景聚朝簪。花因春后开还落,水自溪分浅复深。

綵笔倚阑题乐事,冰弦当座助歌音。主宾欢洽难胜醉,何用临岐酒更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三月廿日邀同任伯卿施祓堂游曾氏园林归饮署斋即事 其十

清代朱景英

东岭月初出,南园客未归。当筵镇幽赏,促坐伫清辉。

帙待风前展,蔬将雨后肥。愿言频过我,折简勿相违。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金明池 丙辰秋日书事

清代陈维崧

落落门摊,寥寥间架,报道新添赋额。小市对、蜗庐马磨,绮陌傍、朱扉画戟。

总和他、絮铁钱醪,一例载、少府泉刀税籍。有铜山兔脱,金穴蝇营,祇算黔娄陋室。

瘦巷空壕风萧瑟。尽堂燕幕乌,遁逃无术。人竞说、天家榷酤,谁解学、仙翁点石。

使天边、月府清虚,怕未稳琼楼,难安桂魄。见敬业坊前,奉诚园外,多少题门卖宅。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郭恒惠牙刷得雪字

元代郭钰

老气棱棱齿如铁,曾咀奸腴喷腥血。倦游十载舌空存,欲挽银河漱芳洁。

南州牙刷寄来日,去腻涤烦一金直。短簪削成玳瑁轻,冰丝缀锁银騣密。

朱唇皓齿娇春风,口脂面药生颜色。琼浆晓漱凝华池,玉麈昼谈洒晴雪。

辅车老去长相依,馀论于君安所惜。但当置我近清流,莫遣孙郎空漱石。

刘秉忠

刘秉忠

  刘秉忠(1216-1274年),初名刘侃,字仲晦,号藏春散人,邢州(今河北邢台市)人。因信佛教改名子聪,任官后而名刘秉忠。元朝杰出政治家、文学家。刘秉忠是元初政坛一位很具特色的政治人物,对于元代政治体制、典章制度的奠定发挥了重大作用。同时,又是一位诗文词曲兼擅的文学家。至元十一年,逝世。元世祖赠太傅,封赵国公,谥号文贞。元成宗时,追赠太师,改谥文正。元仁宗时,追封常山王。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